我是在四十幾歲的時候,才開始「體會」到,人是會死的! 簡單點說,「體會」到,任何人「終」會是「死路一條」。
。。。。。。
《大乘無量壽經》-『濁世惡苦第三十五』裡有這麼一段經文說「迷」和「覺」,人 迷,佛 覺,本體沒有分別,因為見 不同,所以 因、果也有別。
經云:
「不信 諸佛經法。不信 生死善惡。欲害 真人,鬬亂 僧眾。愚 痴 蒙 昧。自為 智慧。
不知 生所「從」來。死所「趣」向。
不仁 不順。悕望長生。慈心教誨 而不肯信。苦口與語 無益其人。心中閉塞 意 不開解。
大命將終 悔、懼交至。不豫修善 臨時乃悔。悔之於後 將何及乎。」
。。。。。。
這使我想起唐朝時,中國的佛;禪宗六祖慧能大師,和弟子的一段師生對答,記載於《六祖壇經》 - 『付囑流通第十』,說到「死所趣向」,這段話一直留在自己腦海裡。
經云:
「師 於 太極元年壬子七月。命 門人 往新州國恩寺 建塔。仍命 促 工。
次年夏末 落成。七月一日。集 徒眾 曰。
吾 至八月。欲 離世間。汝等有疑。早須相問。為汝破疑。令汝迷盡。吾若去後。無人教汝。
......
法海 等聞。悉皆 涕泣。惟有 神會。不動神情。亦無涕泣。
師云。
神會小師 卻得 善、不善等:毀譽 不動。哀樂 不 生。餘者 不 得。數年在山。竟修何道。汝今悲泣。為憂阿誰。
......
若 憂吾 不知去處。吾自 知去處。吾 若不知去處。終 不預報於汝。汝等 悲泣。蓋為 不知吾去處。若知 吾去處。即不合悲泣。」
。。。。。。
是死路一條嗎?
六祖說:「吾 至八月。欲 離世間。」..... 到八月,我 欲 離世間【我自己拿注意要離世間。】
又說:「吾 自知 去處。吾 若不知去處。終 不預報於汝。」我自己知道離世後的去處,如果自己都不知道,也最終 不能 向 你們預報 離時。
。。。。。。
古代的中文字絕對蘊藏著智慧,是要用心去「體」,才能「會」,「匯」。
經云:「不知 生所「從」來。死所「趣」向。」
說的那麼淺白......
我們人的「生」,是「從」著來的,隨著來的,不自主的來的,不由自己的來的,糊里糊塗來的。。。
我們人的「死」,卻是「趣」向。
首先,這個「趣」,並非是指..有趣、樂趣等,誤會了。。。
「趣」是 【取 + 走】,就是【選取所走的】,是【自己取】,【自己走】。
「向」是【方向,座標】。
簡單說,死,是自己選擇的路和方向。
不知這個,所以 迷。知道了,做到了,就覺。
。。。。。。
六祖慧能大師說得出:「汝等 悲泣。蓋為 不知吾去處。若知 吾去處。即不合悲泣。」
道出得如斯的灑脫....「你們悲泣,是不知我離世後的去處,如果知道,沒有悲泣。」
。。。。。。
這些佛(覺人)們所言「死所趣向」,那就不是.....死路一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