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1-22

最早的天文數學,完全來源於2500年前的佛經。


 『冪』  

  二千五百年前,釋迦牟尼佛開講了『冪』,講了『無限次冪』。

   所謂『冪』,也就是『乘方』,它的一般表達形式是:







  
   
《俱舍论》卷十二的记载:

  「一十为十,十十为百,十百为千,十千为万,十万为洛叉,十洛叉为度洛叉,(中略)……十跋逻搀为大跋逻搀,十大跋逻搀为阿僧企耶。」(洛叉(梵语lak'sa))



  《華嚴經》上的。八十卷本《華嚴經》卷六十五第十一頁到第十二頁。



一洛叉(10萬, 10^5)

一百洛叉 為 一俱胝(千萬, 10^7)

 (此处华严比《俱舍论》讲的大)

俱胝俱胝   為 一阿庾多。(10^14)


阿庾多阿庾多 為 一那由他。(10^28)

..........

無數無數   為 一無數轉。(10^14336)

無數轉無數轉 為 一無量。 (10^28,672)

無量無量   為 一無量轉。(10^57,344)

無量轉無量轉 為 一無邊。 (10^114,668)


..........

不可數不可數 為 一不可數轉。(10^3,670,016)


..........

不可說不可說 為 一不可說轉。(10^939,524,096)

不可說轉不可說轉 為 一不可說不可說。(10
^1,879,048,192)

此又,

不可說不可說 為一不可說不可說轉。(10
^3,758,096,384) 
 (也就是1後面有3,758,096,384個0。(37亿5809万6384),如果你一秒钟写两个0,不停地写,写3,758,096,384個0需要60年!)


     我們現在所觀測到的宇宙中所有基本粒子的總數,為10的80次方,大概是我們能賦予意義的最大天文數字,而顯然華嚴所說的宇宙概念比我們觀測到要大的多。 

  據统計,《華嚴經》所說的數量位(十、百、千、萬等),共有一百二十六位。

  關於這個問題在《國際數學通史》這部書上寫得明明白白。也就是說,全世界公認釋迦牟尼佛對數學的重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