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後
溈山和尚云:「如今初心,雖從緣得一念頓悟自理,猶有無始曠劫習氣未能頓淨,須教渠(佢)淨除現業流識,即是修也,不道別有法教渠修行趨向。」
溈山此語,非徹法源底者不能道。今稍有省覺,便謂一生參學事畢者,獨何歟?
【譯文】
唐代溈山靈祐和尚主張頓悟還要漸修。
他說:「如今初初悟得自己本具性德的行者,雖由種種因緣而一念頓悟妙理,但仍然還有,無始劫以來薰習累積的煩惱習氣,無法在頓悟之時就馬上斷除淨盡;
須教他從日常生活中,徹底除盡那些從無明業識中起現行的種種妄想分別執著,這才是修行;
除此之外,並沒有其他的修行方法能教他究竟不退轉。」
溈山和尚這些話,若不是真正覺悟的人是說不出來的。
現今修行稍有覺悟的人,就自以為這一生的道業已修學圓滿了,為何是如此呢?
時不可蹉
凡人初出家,心必猛利,當趁此時,一氣做工夫,使有成立。
若悠悠揚揚,蹉過此時,日後或住院,或受徒,或信施繁廣,多為所累,淪沒初志。修行人不可不知。
【譯文】
一般人剛出家的時候,求道的心都非常勇猛精進,應當趁這個時候,一鼓作氣用功修行,使定慧工夫有所成就。
如果在出家之初就懶散不盡心、苟且偷安,錯過了修行的關鍵期,到將來,或是住持寺院,或是攝受徒眾,或是信眾的財物布施很多、很豐盛,自己修行的工夫不得力,禁不起這些名聞利養的誘惑,不但了脫生死無望,就連最初一念向道之心也會被湮沒了;所以,修行人不可不知道要謹慎把握初發心。
換骨
陳後山云:「學詩如學仙,時至骨自換。」予亦云:「學禪如學仙,時至骨自換。」
故學者不患禪之不成,但患時之不至;不患時之不至,但患學之不勤。
【譯文】
北宋詩人陳師道(別號後山)曾說:「學詩如同學仙,只要不間斷的學習,日積月累,自然能脫胎換骨,功夫成就。」
我套用這句話說:「學禪如同學仙,只要不間斷的學習,日積月累,自然能脫胎換骨,功夫成就。」
所以參禪的人不用擔憂參禪不能悟道,功夫純熟時自然成就;而且,不用擔憂功夫何時純熟,只要不間斷的學習就是。
僧無為
吳江流慶菴無為能公,齒先予,德先予,出家先予;予蚤歲遊
蘇湖間,與同堂坐禪。
及予住雲棲,公來受戒,求列名弟子。予謝不允,則固請曰:「昔普慧、普賢二大菩薩尚求入匡廬蓮社,我何人斯,自絕佳會。」
不得已,如董蘿石謁新建故事,許之。
以賢下愚,有古人風,筆之以勸後進。
【譯文】
吳江(今江蘇吳江縣)流慶庵有位老僧,名字是「無為能」法
師。他的年紀比我大,德行比我高,出家也比我早。我早年在蘇州太湖一帶游方參學,曾與他同堂坐禪。
後來我住持雲棲寺,建立淨土道場,他得知消息後,特來受戒,並請求我收為弟子。我向他辭謝,他卻再三請求說:「前宗賾禪師遠遵廬山慧遠大師蓮社道風,創建蓮華勝會,即使是普慧、普賢二位大菩薩都要求加入,我算是什麼人,遇到這麼好的殊勝因緣,豈能錯過!」
我見他的態度誠懇,不忍違背他的意思,不得已,只好仿效董蘿石拜見王陽明(新建伯)的故事,答應他的請求。
這位無為能公能夠屈尊降格與我結交,向不如自己的人請益,實有古人的風範,特此記下,以勸勉後學。
古今著述
予在家時,於友人錢啟東家,一道者因予語及出家,渠云:「不在出家,祇貴得明師耳。」予時未以為然。
又一道者云:「玄門文字,須看上古聖賢所作,近代者多出臆見,不足信。」予時亦未以為然。
今思二言皆有深意;雖未必盡然,而未必不然也。以例吾宗,亦復如是。因識之。
【譯文】
我尚未出家時,有一天在朋友錢啟東家,遇到一位修行人,聽我談起要出家的事,他說:「修行不在出家,重要的是要有高明的老師指導。」當時我對他的說法不以為然。
後來又遇到另一位修行人對我說:「若要研讀高深的佛教典籍,須看以前聖賢的著作,近代的著作大多出於個人主觀的看法,不足採信。」我當時也是不以為然。現在想想,這兩位修行人的話都有其深意,雖不完全如此,也不是全然不
對。
以此比照我們目前所宗仰信奉的法門或經論,也是相同的道理,因此記錄下來。
對境
人對世間財色名利境界,以喻明之。有火聚於此,五物在傍:
一如乾草,纔觸即燃者也。
其二如木,噓之則燃者也。
其三如鐵,不可得燃者也,然而猶可鎔也。
其四如水,不惟不燃,反能滅火者也,然而隔之釜甕,猶可沸也。
其五如空,然後任其燔灼,體恆自如,亦不須滅,行將自滅也。
初一凡夫,中屬修學,漸次最後,方名諸如來大聖人也。
【譯文】
當人們面對世間財色名利的境界現前時,會有各種反應,今以
比喻來說明。譬如聚一堆火在此,有五種東西放在火旁:
第一種是乾草,才觸及火苗就立即燃燒了。
第二種是木柴,雖不會立即燃燒,但只要吹幾口氣,也就燃燒了。
第三種是鐵,鐵遇到火是不會燃燒的,但只要被火燒到一定的程度,鐵也是會熔化的。
第四種是水,不但不會燃燒,反而可以把火熄滅,可是如果把水裝入釜甕中加熱,還是可以把水燒沸的。
第五種是虛空,虛空是沒有形相的,任由烈火如何燒灼,虛空的體性永遠安然無損,也用不著去滅火,火勢將會自然燒盡
熄滅。
這五種東西,第一種比喻凡夫境界,中間三種比喻修行佛法由
淺至深的漸次境界,最後一種才是諸佛大聖人所證得的境界。
去障
修行去障,亦有五等。
喻如一人之身,五重纏裹,最外鐵甲,次以皮裘,次以布袍,次以羅衫,又次貼肉極以輕綃。
次第解之,輕綃俱去,方是本體赤 骨歷 自身也。行人外去麤障,去之又去,直至根本無明極微細障皆悉去盡,方是本體清淨法身也。
【譯文】
修行要除去障礙,也有分五等。
譬如一個人的身上穿了五層的衣物。
最外面穿的是鐵甲,其次是毛皮衣,第三層是布製長袍,第四層是絲織衣衫,最裡面貼身處穿著輕紗。
要脫掉這些衣服,須按次序解開,到最後連輕紗都脫去,才是本體空無所有的原來面目。
修行人須先從外除去較大、較明顯的障礙,例如貪瞋痴諸煩惱障,漸次除去各種障礙,一直到根本無明極微細的障礙全都去盡,才是本體清淨的法性之身
好樂
人處世各有所好,亦各隨所好以度日而終老,但清濁不同耳。
至濁者好財,其次好色,其次好飲。
稍清,則或好古玩,或好琴棋,或好山水,或好吟詠。
又進之,則好讀書。開卷有益,諸好之中,讀書為勝矣!然此猶世間法。
又進之,則好讀內典。又進之,則好淨其心。
好至於淨其心,而世出世間之好最勝矣!
漸入佳境如食蔗喻。
【譯文】
人
生在世,各有各的喜好,也各自隨著自己的喜好度過一生;只是各人喜好的品味高下不同罷了。最低下的是好財,其次是好色,再其次是好飲酒;稍清高的,有愛好
玩賞古董文物,或是琴棋書畫,或是遊山玩水,或是吟詠詩歌詞賦;再上一等的,則愛好讀書,喜歡讀有益身心修養的書。以上種種愛好之中,以讀書為最上等,但
這還只是屬於世間法。
更上一等的,則是好讀佛經;再上一等,則是能時時保持清淨心,這算得上世間、出世間種種愛好中最為殊勝的。
種種愛好,自品味低俗而至清高,而至於修清淨心;這漸入佳境的情況,就好比倒吃甘蔗一樣,愈吃愈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