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19

說定

 
梵語,首楞嚴。華言,一切事究竟堅固。

。。。。。。

曰一切事者。蓋總攝乎,身心世界。非獨制乎,孤調之心。

。。。。。。

曰究竟堅固者。特取乎,本來不動。非全恃乎,修治之功。

。。。。。。 

此心此定。具,自在神用。卷舒世界。存泯身心。無不可者。

。。。。。。

眾生所以不能者。因無始來,根本無明所覆。

致境界妄現。如人作夢。無中現有。

世界身心。總一大夢。

夢,惟心之虛影。誤認為真。橫起貪著。自取流轉。劫歷塵沙。彌恣昏擾。

若不指歸性定。則生死尚如瀑流。安有自在神用。

。。。。。。

以故,如來雖設三學。理,惟一「定」。

蓋,戒,為定之前導。慧,乃定之後功。無異體也。

。。。。。。

定,有二。一曰識心定。二曰根性定。

。。。。。。

識心定者。謂未見性者。姑制雜念。令其不起。

外道。諸天。小乘羅漢。權教菩薩。皆居此定。

此定,虛偽非真。 靜則成。動則壞。非常住大定。終不成無上菩提。

此經,初即破妄心。禁止斯定。教人舍而勿修。為其,似是而非。恐妨性定也。

。。。。。。

根性定者。謂,近具六根。遠該萬法。總是,寂照無邊之體。因帶無明。結為六根。

六根,體、用雖同。而見、聞最勝。

故,悟,由於眼。修,依於耳。

。。。。。。

然,此根中之性。本不動搖。亦無生滅。既非,修之而成。亦非,制之而定。

知之既真。功,惟一「守」。守其本有。不假多方。

然,此性於未悟之前。未嘗不定。既悟之後。安有動移。動靜之境無礙。起滅之念無干。

故曰,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

。。。。。。

然,須辨別。令其根、識分明。方可決擇。

如眼見物時。但如鏡中。無別分析。是即眼根見性。

若起一念分別。便屬識心。

耳之照聲。亦同此辨。

。。。。。。

斯經破識之後。即從眼根指真實心。示本來定。

而不動、不滅、無還等義。曲盡無遺。


源自:大佛頂首楞嚴經正脈疏序 (皇明代藩七十翁山陰王樂善道人朱俊柵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