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10

什麼令你堅信沒有輪迥,有證據嗎?

一九八二年一項蓋洛普民意測驗顯示,幾乎有四分之一的美國人相信輪迴。如果考慮到唯物論和科學幾乎主宰著我們生命的每個層面,這就是個令人吃驚的統計數字。

儘管如此,大多數人對於死後的生命仍然只有非常模糊的觀念,不知道輪迴到底是什麼東西。

人們常常告訴我,他們無法相信沒有證據的東西。但沒有證據就能證明它不存在嗎?誠如伏爾泰(Voltaire)所說的:「總之.出生兩次並不比出生一次令人驚奇。」

。。。。。。。。

常有人問我:「如果有前世的話,為什麼我們都不記得?」

但是為什麼不記得前世就表示我們以前沒有活過呢?小時候或昨天的經驗,或甚至是一個小時前所想的事,當時儘管都那麼鮮活,但記億幾乎都完全消失,就好像未曾發生過一般。如果連上個星期所做所想我們部不記得,要想記得前世所做的事,哪有這麼容易?

。。。。。。。。

有時候我會開玩笑地問別人:「到底是什麼令你這麼堅信沒有生命輪迥了,你有什麼證據呢?萬一你死後發現果然有輪迴,你怎麼辦呢?你要怎麼處理這個狀況呢?難道你不是在以否定的信念限制自己嗎?

即使沒有你所謂的『具體證據』存在,相信輪迴可能存在,或至少不反對它,難道不是比較合理嗎?什麼才算是輪迴的『具體證據』呢?」

因此,我喜歡請人們問自己:為什麼一些主要宗教都相信有來世?在人類歷史上.為什麼有幾十億人,包括亞洲最偉大的哲學家、聖人和天才都相信輪迴.而且把它當作生命中一個重要的部分呢?難道他們都是傻瓜嗎?

讓我們回到『具體證據』上。只因為我們沒有聽過西藏,或只因為我們沒有去過西藏,並不代表西藏不存在,在美洲大陸被「發現」以前,有哪個歐洲人相信美洲的存在呢?即使在它被發現之後,人們還是在爭論它是否存在。我相信,這是由於我們非常狹隘的生命觀,使我們不能接受,也無法開始嚴肅思考輪迴的可能性。幸好,這不是故事的結尾!

從事精神修行的我們 ---- 譬如說,禪修的人---- 終於發現許多關於心的事實,這是我們以前所不知道的。因為當我們的心越來越開放,接觸到非比尋常、浩瀚和不容置疑的心性時,我們瞥見一個完全不同的面向,一切我們以為很了解的自我和世界的概念就開始消解了,因而除掉這一世,還有其他世的存在就變得有可能了。我們開始了解上師所開示的生死和輪迴教法都是真的。

2015-12-09

人世間 (一) - 五篇

憎愛

語云:「愛其人及其屋上之烏。」言愛之極其至也。


忽緣變而情遷,愛為憎,憎而又憎,向之愛安在哉?轉憎為愛,亦復如是。

是故愛不必喜,憎不必怒,夢事空花,本非實故。



【譯文】

俗話說:「愛屋及烏」,這是形容愛其人,推而愛及與之有關的人或物。


若緣分忽然改變,感情也隨著變化,就會從喜愛轉為厭惡,由厭惡又轉為痛恨,從前那種親愛的情分現在在哪裡呢?若由憎恨轉為喜愛,也是相同道理。

因此,被人喜愛不必歡喜,被人厭惡也不必憤怒,一切皆如夢境、空花般的虛幻,都是因緣和合而成,本無實體;若因緣別離,即便散壞。

墳墓

予既老病,眾為擇地作塔,數易之。

予嘆曰:「世人極意營圖風水,冀子孫長永富貴耳。爾輩望蔭出紫衣國師耶?

古人有言:『棄諸林莽以飼禽獸。』幸不置我於鴉腸狐腹足矣,餘非道人所知也。」


【譯文】

我已經年老多病,來日無多,僧眾要為我找尋好的地點來建塔廟,但是,地點屢次改變。

我感嘆的說:「世間一般人盡心的謀求風水,是希望他們的子孫能享長久的富貴。你們這樣費心擇地,難道是希望我的好風水來庇蔭你們得到朝廷賜與紫衣國師嗎?有古人說:
『死了就丟到鄉野間餵禽獸。』只希望我死後不要被丟到鄉野間餵禽獸就夠了,其餘則任憑處置,這些都不是我這修道人所在意的。」



心得

以耳聽受而得者,不如以目看讀而得者之廣也。

以目看讀而得者,不如以心悟明而得者之極其廣也。

心為君、以目為臣、以耳為佐使,可也。

用目當心,斯下矣。用耳當目,又下之下矣!

 
【譯文】


用耳朵聽聞所得到的常識,不如用眼睛閱讀所得的知識廣。用眼睛閱讀所得的知識,又不如用心領會所悟得真理來的深廣。所以,學習必須以心的領悟為主,眼看為副,耳聽為輔助。如果用眼看取代用心領會,所得的知識就淺陋了;如果以耳聽取代目讀,所得的常識就更加淺陋了!


人世間 (二)

二客對弈

二客方對弈,有哂於傍者曰:「吾見二肉柱動搖耳。」


客曰:「何謂也?」

曰:「二君形存而神離,神在黑白子中久矣,相對峙者非肉柱而何?」客默然




【譯文】
 

有二位客人正在聚精會神的下圍棋,旁邊有人笑說:「我看見兩具肉柱在搖動啊!」
下棋的客人問:「這話是什麼意思呢?」
那人說:「你們二位形體雖存而神識已離,神識停留在黑白子中已經很久了,現今坐在這裡相對峙的,不是兩具肉柱是什麼?」
下棋的客人聽了啞口無言。



世智當悟

智有二:有世間智,有出世間智。

世智又二:

一者博學宏辭,長技遠略,但以多知多解而勝乎人者是也。
二者明善惡、別邪正,行其所當行而止其所當止者是也。

僅得其初,是謂狂智,當墮三塗。兼得其後,是謂正智,報在人天。

何以故?
德勝才謂之君子,才勝德謂之小人也。

出世間智亦二:

一者善能分別如來正法,四諦、六度等,依而奉行者是也。
二者破無明惑,如實了了見自本心者是也。

僅得其初,是出世間智也,名為漸入。兼得其後,是出世間上上智也,乃名頓超。

何以故?
但得本,不愁末。得末者,未必得本也。

今有乍得世智初分,便謂大徹大悟者,何謬昧之甚!


【譯文】

智慧分為兩種:一種是世間智,一種是出世間智。


世間智又可分為二種:一種是學問廣博、能言善辯、技藝出眾、謀略深遠,這些人大都是以知識豐富、頭腦靈活而勝過普通的人。另一種是能認清善惡、辨別邪正,凡是符合道義的,便勇往直前去做,若是違背道義的,則堅決禁止。

這二種世智中,如果只具有前者,這種智慧只能稱為狂智,仗此狂智造業,勢必墮落三途;若能兼具後者,這種智慧才可稱為正智,依此正智斷惡修善,將來果報定在人天法界。為什麼?凡注重品德修養而不炫耀才華的人,稱為君子;愛賣弄才華、投機取巧、輕忽品德的人,便是小人。

出世間智也分為二種:一種是善於思惟佛所說的四諦六度等諸法,並能依教奉行的人;另一種是斷盡無明煩惱,通達諸法實相,徹見自心本具佛性的人。

在這二種出世間智中,僅得前一種,雖可稱為出世間智,但名為漸入;兼得後一種,便是出世間上上智了,名為頓超。為什麼?因為明心見性是根本,其餘皆屬枝節,只要得到根本,自然不愁不具枝節;如果僅得枝節,卻未必能得到根本。

現今有些人,剛得到世間智的皮毛,便自以為大徹大悟了,真是荒謬愚昧到了極點!



以苦為樂

廁蟲之在廁也,自犬羊視之不勝其苦,而廁蟲不知苦,方以為樂也。


犬羊之在地也,自人視之不勝其苦,而犬羊不知苦,方以為樂也。

人之在世也,自天視之不勝其苦,而人不知苦,方以為樂也。

推而極之,天之苦樂亦猶是也。

知此而求生淨土,萬牛莫挽矣!

【譯文】


廁所裡的蛆蟲生活在臭穢的糞坑中,在狗與羊的眼中看來,認為牠們真是太苦了!但廁所裡的蛆蟲並不覺得苦,還自認為很快樂呢。


狗與羊生活在骯髒的草地上,在人們眼中看來,也認為牠們真是太苦了!但狗羊並不覺得苦,還以為很快樂。

人類生活在濁惡的世間,在天人的眼中看來,覺得人類實在太苦了!但人類並不覺得苦,還以為很快樂呢。

以此類推,天人們以苦為樂的感覺,就跟前面所舉的例子一樣。

果能信知三界無安,猶如火宅,則求生淨土之堅定決心,縱有萬牛之力,也不能挽回或改轉!


神鬼

禮懺功德
 

姑蘇曹魯川居士為予言:有女在夫家,夏坐室中,一蛇從牆上逐鴿,墮庭心,家人見而斃之。

數日後,蛇附女作語。

魯川往視,則云:「我昔為荊州守,高歡反,追我至江滸,遂死江中,我父母妻子不知安否?」

魯川驚曰:「歡六朝時人,今歷隋唐宋元而至大明矣!」鬼方悟死久,並知為蛇。曰:「既作蛇,死亦無恨,但為我禮
梁皇懺一部,吾行矣!」


乃延泗洲寺僧定空禮懺。懺畢,索齋,為施斛食一壇。明日女安穩如故。

懺之時義大矣哉!

【譯文】

江蘇省蘇州的曹魯川居士對我說:他的女兒在夫家時,夏天坐在室內,看見一條蛇從牆上追逐鴿子,蛇不慎墮於庭院中,家人看到就殺了蛇。


幾天後,蛇的鬼魂附身在曹魯川的女兒身上說話,曹魯川
去探視她,只聽附身的鬼魂說道:「我以前是荊州太守,遇到高歡反叛,追我到江邊,結果墜於江中而死,不知我的父母妻子現在是否安好?」


魯川聽了很驚訝地說:「高歡是六朝時代東魏的人,現在已經經歷隋、唐、宋、元,到明朝了。」


鬼這才發覺自己已經死了很久,並且了解自己墮入畜生道為蛇,鬼說:「既然我已經轉世為蛇,死了也沒有什麼可悔恨的,只求為我禮誦《梁皇懺》一部,我就會離開。」

於是曹魯川請泗洲寺定空法師為他做禮懺法事。


禮懺完畢,他請求施食,所以又為他做一場焰口施食普度鬼神的法會。第二天,曹魯川的女兒就恢復正常。

可見禮懺施食的功德利益確實不可思議!

念佛鬼敬
 

海昌村民某,有老媼死,附家人言平生事,及陰府報應甚悉,
家人環而聽之。


某在眾中忽攝心念佛,媼謂曰:「汝常如此,何患不
成佛道?」


問何故?曰:「汝心念阿彌陀佛故。」

問何以知之?曰:「見汝身有光明故。」

村民不識一字,瞥爾顧念,尚使鬼敬,況久修者乎?

是故念佛功德不可思議

【譯文】

海昌這個地方有某位村民,家中有老婦人過世,她的靈魂附在家人身上,向人談起她平生所經歷的事情,以及陰間地府善惡報應的事情,講得很詳細,她的家人都圍繞在她旁邊聆聽。
 

村民某在眾中突然攝心念佛,老婦人對他說:「你如果能常如
此,何愁成不了佛道?」
 

村民某問:「為什麼?」
 

老婦人說:「你心中念著阿彌陀佛。」
 

村民某問:「妳怎麼知道?」
 

老婦人說:「因為我看到你身上放光。」
 

這位村民不識字,只是偶然在心中默念阿彌陀佛,尚且能使鬼生恭敬心,何況久修淨土法門的人呢?

由此可知,念佛功德不可思議!

鬼神
 

或問:有鬼神歟?無鬼神歟?
曰:有。

鬼神可信奉歟?不可信奉歟?
曰:亦可亦不可。

何謂也?

曰:夫子不云乎「敬鬼神而遠之」!蓋一言盡其曲折矣!

「敬」之云者,有也。
 「遠」之云者,信奉而不信奉也。

祀之以時,交之以禮,如是而已耳。

過信而諂奉焉,冀其報吉凶、降福佑、獲靈通,則駸駸然入於邪矣。

噫!有可敬而不可遠者,諸佛諸菩薩是也。胡弗思也? 

【譯文】

有人問:「這世間有鬼神呢?還是沒有鬼神?」
我回答:「有。」


又問:「鬼神可信奉呢?還是不可信奉?」
我說:「也可信奉,也不可信奉。」


問:「這是什麼意思?」


我答道:「孔子不是說過『敬鬼神而遠之』!這句話就已經解釋得很清楚了。用『敬』這個字,就是說明有鬼神;『遠』這個字,就是教人信奉而不信奉。只要能做到按時祭祀,祭祀時能盡到禮節,這樣就可以了。過分的信奉就變成諂媚奉承。如果還期望鬼神能給你報
吉凶、降福佑、獲靈通,那你很快就會走入邪道了。


唉!有既可敬仰而又可親近的,正是諸佛菩薩啊!為什麼不好好想一想這點呢?」 

誦經雜話
 

總戎戚公,素持金剛經。其守越之三江也,有亡卒致夢云:「明當遣妻詣公,乞為誦經一卷,以資冥道。」

翌日,果有婦人悲泣求見。詰之,如夢中語。公諾之,晨起誦經。

夜夢卒云:「荷公大恩,然僅得半卷,以於中雜『不用』二字。」公思其故,乃內人使侍婢送茶餅,公遙見,揮手卻之,口雖不言,心謂不用

次早,閉戶誦經。
 

是夜,夢卒謝云:「已獲超拔。」

此予親聞於三江僧東林,東林誠篤有道行,不妄語者。

噫!誦經僧可不慎歟!


【譯文】

明代總兵戚繼光(尊稱戚公),平時常持誦《金剛經》。


當他鎮守江浙一帶時,有一天夢見一位已故的士兵對他說:「明天我會派我的妻子來拜見您,求您為我讀誦一卷《金剛經》,以幫助我脫離幽冥界之苦。」

第二天,果然有位婦人悲泣求見。經詢問,與夢中士兵所言完
全相符,戚公便答應她的請求。次日清晨,就為那位已故士兵誦經回向。


當天夜裡,又夢見那位士兵對他說:「承蒙恩公為我誦經超度,但是我只得半卷經的功德,因為您在這部經中夾雜『不用』二字。」
 

戚公仔細回想,原來是他的夫人在他誦經時,派婢女送來茶餅,他遠遠見了,就揮手示意令她拿回去。當時口裡雖沒說,心中確實有「不用」二字的意念。

隔天早晨,戚公便把門戶關好,至誠誦經回向。當天夜裡,就夢見那位士兵前來道謝:「我已經得到超度解脫了!」
 

這件事是我親耳聽三江僧人東林師說的。東林師為人忠厚誠實且有道行,不會打妄語的。

噫!誦經的僧人怎可不謹慎啊! 


平心薦亡
 

杭郡多士坊,有東平廟。郡之窘人死,致夢其妻云:「諒汝無力修薦;縱多方修薦,不若東平廟廟主某公施一飯斛足矣!」

妻詣廟主求請。主云:「我至期有七員主行醮事,奈何!然我寧辭彼就汝。」

遂為施食。妻夢夫云:「已超脫矣!」此公平日臥榻上供王靈官像,像前置一瓶,凡得經嚫,目不視,即貯瓶中,隨取隨用,不欲較計厚薄也。一念平等,亡魂賴以津濟


噫!心平即有如是威德,況心空者乎?釋子當自勉矣!

【譯文】

杭州城內有很多紀念表彰人物的牌坊建築物,其中有一座東平
廟。城內有位窮人死後,託夢給他的妻子說:「我們家那麼窮困,想必你也沒有能力為我做超薦法事;即使你想方設法為我做各種超度法事,不如請東平廟廟主某公舉行一場施食餓鬼的法會,就足夠了!」


他的妻子就到東平廟向廟主說明緣由,並請求為其亡夫舉行一場施食法會。廟主說:「目前已有七人請我主辦齋醮祈禱的法事,怎麼辦呢?好吧!我寧可將那七場法事推辭,也要先答應妳的請求。」


廟主就為這位婦人的亡夫舉行施食法會。當天夜裡,這位婦人夢見亡夫對她說:「我已經獲得超脫了。」

這位廟主平時在矮桌上供奉王靈官的神像,像前安放一個瓶子;凡替人誦經所得的金錢,他都不看一眼,就存入瓶中,需要用的時候再隨時取用,從不計較施主所給的錢是多是少。由於他的一念平等心,亡魂便仗此得以濟度。


噫!一念平等心便有這麼大的威德,何況心如虛空的人呢?佛弟子們當努力自勉啊! 

戒殺 (一) - 五篇


東門黃犬

李斯臨刑,顧其子曰:「吾欲與汝復牽黃犬、臂蒼鷹,出上蔡東門逐狡兔,其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

斯蓋悔今之富貴而死,不若昔之貧賤而生也。

寧思兔逢鷹犬,不猶己之罹斧鉞乎?

兔滅群,汝夷族,適相當耳。


不知其罪而反羨之,至死不悟者,李斯之父子歟?!

【譯文】

秦朝李斯,官居宰相,最後卻被處死刑。臨刑時,看著他的兒子說:「我想和你再牽著黃狗,帶上蒼鷹,出城打獵,還能有這種日子嗎?」於是父子兩人相對痛哭。不僅李斯父子被腰斬,而且連他的父母、兄弟、妻子也全都被殺。

李斯最後說這幾句話的意思,是後悔與其有今天的富貴而死,還不如仍過著當年貧賤的生活而得以生存。

可是他怎不想想當年恣意捕獵,那些無辜的兔子遭逢鷹犬追殺,不就像今天自己被處死刑一樣的惶恐淒慘嗎?兔群遭你滅殺,你今同樣也遭誅族,因果報應絲毫不差。不知反省當年殺生之罪,反倒羨慕以前打獵的日子,所謂至死不悟,就像李斯父子二人啊!


螯蠣充口


晉何胤謂:「 蟹就死,猶有知而可憫;至於車螯蚶蠣,眉目
內缺,唇吻外緘,不榮不瘁,草木弗若,無聲無臭,瓦礫何異?固宜長充庖廚,永為口食。」


噫!是何言歟
 
此等雖無眉目唇吻、榮瘁聲臭,寧無形質運動乎?有形質而能運動者,皆有知也。


汝不知其有知耳?況眉目等實無不具,特至微細,非凡目所見,而欲永為口食,胤之罪上通於天矣!

【譯文】


魏晉南北朝的何胤曾說:「 、蟹這一類的水產生物,被殺死
時,因為牠們是有知覺的,所以值得憐憫。至於蛤、牡蠣這些貝類,牠們體內缺少眉毛和眼睛,體外也見不到嘴巴,終年沒有盛衰的現象,不如草木尚有生機;既不能出聲,也沒有嗅覺,與瓦石簡直沒有差別。因此可以常備於廚房,充為日常食用。」


咦!這是什麼話呀!這些生物雖然沒有眉目嘴巴,不盛不衰、無聲無嗅,好像沒有生命的狀態,難道牠們沒有肉體和活動嗎?


凡有肉體而又能活動的生物,都具有知覺,只是你不知道牠們有知覺而已。況且眉目等器官,實際上牠們並非沒有,只不過特別微細,不是凡夫的眼力所能看得見的,而何胤竟提議要把這一類的生物永充口食,罪過真大啊!

為父母殺生
 

錢塘金某者,齋戒虔篤。

以疾卒,附一童子云:「善業日淺,未得往生淨土,今在陰界,然亦甚樂,去住自由。」

一日呵其妻子云:「何故為吾墳墓事,殺雞為黍?今有吏隨我,稍不似前之自由矣!」

子婦懷妊,因問之。則曰:「當生男無恙。過此復當生男,則母子雙逝。」予謹記之,以候應否。俄而生男。復妊,復生男,男隨斃,母亦隨斃。

乃知一一語皆不謬。然則為父母殺生,孝子豈為之乎!

【譯文】


錢塘有位金姓人士,非常虔誠的持齋守戒。


後來因病去世,他的亡靈附在一位孩童身上說:「我在世時修善事的時間不長,所以沒能往生淨土;今雖在陰界,卻也很快樂,可以來去自由。」

有一天,他又附身,責罵他的妻子說:「為什麼要為我的後事,殺生款待賓客?現在有一位陰差跟著我,使我的行動不像以前自由了!」


由於他的兒媳有孕在身,於是請問他吉凶禍福。他說:「這胎當生男,母子平安無事。下一胎還是生男,但是母子性命不保。」

我將他說的話牢記起來,察看之後是否應驗。不久,他的兒媳生男。後又懷孕,還是生男,但是男嬰出生沒多久就死亡,男嬰的母親也跟著死亡。


可見之前所說的都應驗了。所以若為父母而殺生,等於替父母增加罪業,豈是孝子能做的事!

鹿祀求名
 

士人有學成而久滯黌校者,禱於文昌:「設遂鄉科,當殺鹿以
祀。」俄而中式。


既酬願已,上春官,復許雙鹿,未及第而卒。

噫!殺彼鹿,求己祿,於汝安乎?

【譯文】


有讀書人學業完成之後,還一直留在學校,向文昌帝君禱告祈
求:「如果能順利通過鄉試,則會殺鹿來祭祀。」不久果真通過科舉,於是還願酬神。


後來至京師禮部參加會試,又再祈求以殺雙鹿酬願,最後終其一生均未能通過會試。

唉!殺害鹿的生命來求得自己的祿位,您能安心嗎?

養老書
 

有集養老書,日用服食,多炮炙生物。

至於曰雀、曰鴈、曰雉、曰鴛鴦、曰鹿、曰兔、曰駝、曰熊、曰猯,多豪貴少年所未及染指者。

先德有言:「饒君善將息,難與死魔爭。」胡為老不息心,反勤殺害,誤天下老人並其子弟俱陷地獄者,是書也。

孔子曰:「老者安之。」定不教渠殺生為安。

孟子曰:「七十食肉。」亦定不教渠遍食眾生肉也。

作俑者其思之。

【譯文】


有人彙集養老方面的書籍《養老書》,其中提到日常飲食的養生法,大多介紹用各種生物烹調炮製而成。其中甚至提到雀、雁、雉、鴛鴦、兔、駝、鹿、熊、野豬這些生物,連許多富豪貴族的子弟都沒有嚐過。


古大德說過:「儘管你很會調養身體,也難與死魔抗爭。」
為何已到老年還不肯放下妄念,反而造更多的殺業?貽害天下老人及其子弟俱陷地獄的罪魁禍首,就是這本書了。
 

孔子說:「要讓老年人安度晚年。」一定不會教人以殺生作為安度晚年的方式。

孟子說:「七十歲以上的人可以吃肉。」也一定不會教人遍吃眾生肉。

開啟以肉食滋補養生觀念的肇始人,應該好好的深思。

祀神不用牲
 

杭俗歲暮祀神,大則刲羊蒸豚,次則用豬首雞魚之屬。

予未出家時,持不殺戒,乃易以蔬果;家人雖三尺童子無不愕然,以為必不可。

予燃香秉燭,高聲白神云:「某甲奉戒不殺。殺生以祭,不惟某甲之過,亦非神之福。然此意某一人獨斷,其餘皆欲用牲,倘神不悅,凡有殃咎宜加予身;若濫無辜,非所謂聰明正直者。

家人猶為予危之。終歲合宅無恙,遂為例。

【譯文】

杭州地方的風俗,每年歲末家家戶戶都會祭祀神明,大則宰羊蒸小豬祭神,其次則用豬頭、雞、魚之類祭神。


我在還沒出家時,已持不殺生戒,因此改用蔬果祭神。我的家人,即使是小孩子,都感到驚訝,都認為不可如此,怕會觸犯神明。
 

我便燃香點燭,大聲地向神明稟告:「我本人奉持不殺生戒。
如果殺生祭祀,不僅我個人犯了殺生的罪過,這對神明也沒有好處。然而改用蔬果祭神,這是我個人獨自的決定,其他人都想要用牲禮祭神。如果神明您因此不高興,所有災禍,請全部加在我一人身上;若是濫及無辜,那就不配稱為是聰明正直的神了。」


我的家人仍為我擔憂不安,直至次年年終,闔家都平安無恙,大家就相信祭祀神明可以只用蔬果,此後就以此為例了。

戒殺 (二)

韓淮陰

淮陰佐漢滅楚,既王矣,召漂母與之千金,召辱己少年,亦與之千金。夫報恩者人情之常也,不報怨而反酬以恩,可謂有大人之量、君子長者之風矣!而卒不獲以壽考終,千古而下,猶可扼腕。

雖然,其故有二:一者仁有餘而智不足,二者多殺人,不免於自殺

理固應然,無足怪者。

【譯文】

韓信輔助漢王劉邦打敗西楚霸王項羽,及至韓信受封為齊王之後,就邀請當年送飯給他吃的那位漂母來,並贈與千金;又召見曾讓他受跨下之辱的那位年輕人,也賜給他千金。知恩報恩,這是人之常情,但是有怨不報反而報之以恩,這可說是具有大人之器量、君子長者的風範!

可是韓信最後卻不能壽終正寢,千古以來,仍然令人為他感到惋惜。雖然如此,究其原因有二:其一是他的仁慈有餘,但是智慧不足;其二是因戰爭致使他殺太多人,終不免自己被他人所殺。

從因果的理論上來看,就不足為怪了!

人命呼吸間

人命呼吸間

瘵疾經年,久憊枕席,眾知必死,而彼無死想,語之死,輒不懌。

予使人直告:「令速治後事,一心正念。」

彼謂男病忌生日前,過期當徐議之耳。本月十七日乃其始生,先一日奄忽。

吁!人命在呼吸間,佛為無病人言之也。況垂死而不悟,悲夫!


【譯文】

有一位僧人生病多年,久臥在床,眾人都知道他快死了,而他自己卻不想死。如有人在他面前說到死字,他便不高興。


我憐憫他,派人明白地告訴他:「你死期將至,趕快安排後事,然後一心念佛,求生淨土。」他卻認為:生病的男眾在生日前,忌諱談這些事,等過了生日再說。本月十七日是他的生日,不幸就在生日前一天死了。

唉!「人命在呼吸間」這句話,本是佛對無病的人說的,何況病到將死的人,竟還執迷不悟,真是可悲啊!


東坡一
 

洪覺範謂東坡文章德行炳煥千古,又深入佛法,而不能忘情於
長生之術,
非唯無功,反坐此病卒。


予謂東坡尚爾,況其餘乎!

今有口談無生,而心慕長生者;有始學無生,俄而改業長生者。蓋知之不真,見之不定耳。

道人不可剎那失正知見

【譯文】

慧洪覺範禪師認為蘇東坡的文章和德行都足以流芳千古,又深入佛法,只因留戀於道教的長生之術,不但勞而無功,反被長生之術所誤而至病死。


我認為像蘇東坡這樣聰明有才智的人尚且錯用心,何況
其他人呢?
 

現今有些人口中雖談世間諸法皆不生不滅,而內心卻嚮往長生
之術;還有一些人,先學佛教的無生之理,不久就改學道教的長生之術。這都是由於對諸法實相認識得不清楚,心無定見所致。


所以,修學佛道的人不可片刻失去正知正見。

東坡二
 

元禪師與東坡書云:「時人忌子瞻作宰相耳。三十年功名富貴,過眼成空,何不猛與一刀割斷。」又云:「子瞻胸中有萬卷書,筆下無一點塵,為何於自己性命便不知下落?」

以東坡之穎敏,而又有如是善友策發,何慮不日進?

今之縉紳與衲子交者,宜講此誼。

【譯文】

佛印了元禪師曾寫信勸誡蘇東坡:「當今官場上許多人都畏懼子瞻你將來做宰相。即使你真的做了宰相,享受三十年的功名富貴,也是轉眼成空,何不趁早將名利之心一刀切斷!」


又說:「子瞻你雖然學識淵博,所寫的文章毫不沾染塵俗之氣,為何對於自己的慧命反而不知如何去向?」


以東坡的聰明才智,又有佛印禪師這樣的良師益友勉勵啟發,他的德行何愁不能天天增長呢?


當今出家人與為官者或是知識分子往來時,也應該注重這種相互規勸、砥礪的原則。

修行

悟後

溈山和尚云:「如今初心,雖從緣得一念頓悟自理,猶有無始曠劫習氣未能頓淨,須教渠(佢)淨除現業流識,即是修也,不道別有法教渠修行趨向。」


溈山此語,非徹法源底者不能道。今稍有省覺,便謂一生參學事畢者,獨何歟?

【譯文】


唐代溈山靈祐和尚主張頓悟還要漸修


他說:「如今初初悟得自己本具性德的行者,雖由種種因緣而一念頓悟妙理,但仍然還有,無始劫以來薰習累積的煩惱習氣,無法在頓悟之時就馬上斷除淨盡;

須教他從日常生活中,徹底除盡那些從無明業識中起現行的種種妄想分別執著,這才是修行;

除此之外,並沒有其他的修行方法能教他究竟不退轉。」

溈山和尚這些話,若不是真正覺悟的人是說不出來的。


現今修行稍有覺悟的人,就自以為這一生的道業已修學圓滿了,為何是如此呢?

時不可蹉

凡人初出家,心必猛利,當趁此時,一氣做工夫,使有成立。

悠悠揚揚,蹉過此時,日後或住院,或受徒,或信施繁廣,多為所累,淪沒初志。修行人不可不知。

【譯文】

一般人剛出家的時候,求道的心都非常勇猛精進,應當趁這個時候,一鼓作氣用功修行,使定慧工夫有所成就。


如果在出家之初就懶散不盡心、苟且偷安,錯過了修行的關鍵期,到將來,或是住持寺院,或是攝受徒眾,或是信眾的財物布施很多、很豐盛,自己修行的工夫不得力,禁不起這些名聞利養的誘惑,不但了脫生死無望,就連最初一念向道之心也會被湮沒了;所以,修行人不可不知道要謹慎把握初發心。 

換骨

陳後山云:「學詩如學仙,時至骨自換。」予亦云:「學禪如學仙,時至骨自換。」


故學者不患禪之不成,但患時之不至;不患時之不至,但患學之不勤。 

【譯文】

北宋詩人陳師道(別號後山)曾說:「學詩如同學仙,只要不間斷的學習,日積月累,自然能脫胎換骨,功夫成就。」


我套用這句話說:「學禪如同學仙,只要不間斷的學習,日積月累,自然能脫胎換骨,功夫成就。」

所以參禪的人不用擔憂參禪不能悟道,功夫純熟時自然成就;而且,不用擔憂功夫何時純熟,只要不間斷的學習就是。

僧無為
 

吳江流慶菴無為能公,齒先予,德先予,出家先予;予蚤歲遊
蘇湖間,與同堂坐禪。


及予住雲棲,公來受戒,求列名弟子。予謝不允,則固請曰:「昔普慧、普賢二大菩薩尚求入匡廬蓮社,我何人斯,自絕佳會。」

不得已,如董蘿石謁新建故事,許之。

以賢下愚,有古人風,筆之以勸後進。

【譯文】


吳江(今江蘇吳江縣)流慶庵有位老僧,名字是「無為能」法
師。他的年紀比我大,德行比我高,出家也比我早。我早年在蘇州太湖一帶游方參學,曾與他同堂坐禪。


後來我住持雲棲寺,建立淨土道場,他得知消息後,特來受戒,並請求我收為弟子。我向他辭謝,他卻再三請求說:「前宗賾禪師遠遵廬山慧遠大師蓮社道風,創建蓮華勝會,即使是普慧、普賢二位大菩薩都要求加入,我算是什麼人,遇到這麼好的殊勝因緣,豈能錯過!」

我見他的態度誠懇,不忍違背他的意思,不得已,只好仿效董蘿石拜見王陽明(新建伯)的故事,答應他的請求。
 

這位無為能公能夠屈尊降格與我結交,向不如自己的人請益,實有古人的風範,特此記下,以勸勉後學。 

古今著述

予在家時,於友人錢啟東家,一道者因予語及出家,渠云:「不在出家,祇貴得明師耳。」予時未以為然。

又一道者云:「玄門文字,須看上古聖賢所作,近代者多出臆見,不足信。」予時亦未以為然。

今思二言皆有深意;雖未必盡然,而未必不然也。以例吾宗,亦復如是。因識之。


【譯文】

我尚未出家時,有一天在朋友錢啟東家,遇到一位修行人,聽我談起要出家的事,他說:「修行不在出家,重要的是要有高明的老師指導。」當時我對他的說法不以為然。

後來又遇到另一位修行人對我說:「若要研讀高深的佛教典籍,須看以前聖賢的著作,近代的著作大多出於個人主觀的看法,不足採信。」我當時也是不以為然。現在想想,這兩位修行人的話都有其深意,雖不完全如此,也不是全然不
對。

以此比照我們目前所宗仰信奉的法門或經論,也是相同的道理,因此記錄下來。
 


對境

人對世間財色名利境界,以喻明之。有火聚於此,五物在傍:

一如乾草,纔觸即燃者也。
其二如木,噓之則燃者也。
其三如鐵,不可得燃者也,然而猶可鎔也。
其四如水,不惟不燃,反能滅火者也,然而隔之釜甕,猶可沸也。
其五如空,然後任其燔灼,體恆自如,亦不須滅,行將自滅也。

初一凡夫,中屬修學,漸次最後,方名諸如來大聖人也。

【譯文】

當人們面對世間財色名利的境界現前時,會有各種反應,今以
比喻來說明。譬如聚一堆火在此,有五種東西放在火旁:

第一種是乾草,才觸及火苗就立即燃燒了。
第二種是木柴,雖不會立即燃燒,但只要吹幾口氣,也就燃燒了。
第三種是鐵,鐵遇到火是不會燃燒的,但只要被火燒到一定的程度,鐵也是會熔化的。
第四種是水,不但不會燃燒,反而可以把火熄滅,可是如果把水裝入釜甕中加熱,還是可以把水燒沸的。
第五種是虛空,虛空是沒有形相的,任由烈火如何燒灼,虛空的體性永遠安然無損,也用不著去滅火,火勢將會自然燒盡
熄滅。


這五種東西,第一種比喻凡夫境界,中間三種比喻修行佛法由
淺至深的漸次境界,最後一種才是諸佛大聖人所證得的境界。


去障
 

修行去障,亦有五等。

喻如一人之身,五重纏裹,最外鐵甲,次以皮裘,次以布袍,次以羅衫,又次貼肉極以輕綃。

次第解之,輕綃俱去,方是本體赤 骨歷 自身也。行人外去麤障,去之又去,直至根本無明極微細障皆悉去盡,方是本體清淨法身也。

【譯文】
 

修行要除去障礙,也有分五等。

譬如一個人的身上穿了五層的衣物。

最外面穿的是鐵甲,其次是毛皮衣,第三層是布製長袍,第四層是絲織衣衫,最裡面貼身處穿著輕紗。

要脫掉這些衣服,須按次序解開,到最後連輕紗都脫去,才是本體空無所有的原來面目。

修行人須先從外除去較大、較明顯的障礙,例如貪瞋痴諸煩惱障,漸次除去各種障礙,一直到根本無明極微細的障礙全都去盡,才是本體清淨的法性之身


好樂
 

人處世各有所好,亦各隨所好以度日而終老,但清濁不同耳。
 

至濁者好財,其次好色,其次好飲。

稍清,則或好古玩,或好琴棋,或好山水,或好吟詠。

又進之,則好讀書。開卷有益,諸好之中,讀書為勝矣!然此猶世間法。

又進之,則好讀內典。又進之,則好淨其心。

好至於淨其心,而世出世間之好最勝矣!

漸入佳境如食蔗喻。

【譯文】

人 生在世,各有各的喜好,也各自隨著自己的喜好度過一生;只是各人喜好的品味高下不同罷了。最低下的是好財,其次是好色,再其次是好飲酒;稍清高的,有愛好 玩賞古董文物,或是琴棋書畫,或是遊山玩水,或是吟詠詩歌詞賦;再上一等的,則愛好讀書,喜歡讀有益身心修養的書。以上種種愛好之中,以讀書為最上等,但 這還只是屬於世間法。


更上一等的,則是好讀佛經;再上一等,則是能時時保持清淨心,這算得上世間、出世間種種愛好中最為殊勝的。

種種愛好,自品味低俗而至清高,而至於修清淨心;這漸入佳境的情況,就好比倒吃甘蔗一樣,愈吃愈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