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25

東方人有五倫,西方人只有一倫。




現在人都跟西方學,西方價值觀裡頭沒有孝道,也沒有師道。

西方人,父子,小時候是父子,長大之後是朋友,父子就沒有了;小時候有老師,長大了老師也是朋友,五倫他只有一倫

價值觀裡頭講究利害,有利是朋友,利益衝突就是敵人。所以那樣的社會我們過不慣。
。。。。。。

我在國外很多年,因為學佛,外國人尊重宗教,但是尊重宗教一年比一年淡薄。我在四、五十歲的時候 (1970-1980),一般外國重視宗教還不錯,到七、八十歲(1995-2005)的時候,外國人信仰宗教愈來愈少了。


。。。。。。

梵蒂岡的主教本篤十六告訴我,他們天主教有統計,告訴我全世界信仰宗教的人,人口逐年下降,他也很憂慮。再過個一百年,這個世界上還有沒有宗教就成問題了。

我在美國,常常看到教堂門口掛牌子要賣。教堂為什麼要賣?我就問他。沒有信徒來了。中國傳統文化沒落了,外國宗教的教學沒落了,這是世界動亂真正的原因。


。。。。。。

確實讓我們認真去反省,宗教教育是人類不能缺少的。

宗教教育內容是什麼?

是倫理、是道德、是因果,這三樣東西是人類主要的教育,人能夠活得尊嚴,活得有意義、有價值,不能離開這三樁事。

源自: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第二十集)

【父母們,請別跟孩子做朋友!】



2019-02-24

一個全神貫注在音樂,一個在 "演" 全神貫注在音樂


自己對《波希米亞狂想曲》2018這部電影興趣不大!



- 無論是主角 (演員們) 或是粉絲們,從眼神,就能分別看出,一個全神貫注在音樂,一個在 "演" 全神貫注在音樂;

- 怎麼可能一滴汗都沒有?除了背心,牛仔褲,和 adidas 波鞋之外,big sweater 是主角最大的標誌...也是電影最大的敗筆....


。。。。。。

只是,Queen 的歌...."Bohemian Rhapsody","We Are The Champions",.."Another One Bites the Dust","Somebody to Love","Radio Gaga",Bicycle Race",Crazy Little Things Call Love"..絕對是自己成長時期,最能喚醒自己激情的歌。

雖然自己對靈魂主音 Freddie Mercury 的生活歷程和"Bohemian Rhapsody"的極度恐懼的歌詞無法理解,然而每次當Freddie Mercury 的演唱音樂響起,自己完全無法不投入,是每次,都能把全身的血液,快速的推上大腦。。。


。。。。。。


【Freddie Mercury的音域,可能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儘管Freddie Mercury平常說話的聲音自然地落在男中音的範圍,但他的歌多落在男高音的音域範圍內。他的音域跨四個八度,從男低音的F2到女高音的F6。真聲最高到男高音的F5。


.........

傳記作者大衛·布萊特如此形容他的聲音:「在幾小節之內從低沉沙啞的搖滾嗓轉換到溫柔明亮的男高音,然後到尖尖的完美的花腔,音域的最高部分像水晶般純淨。」


..........

曾和Freddie Mercury 合作過專輯的西班牙歌劇女高音蒙特賽拉特·卡芭葉:「他的技巧驚人,對速度的把握完全沒問題。他歌唱時有很精準的節奏感,音高很準確,能毫不費力地從一個音轉到另一個音。他也有很棒的樂感。他對歌詞的把握微妙精細,時而甜美悅耳,時而充滿力量。他能恰當地表達每一個詞的感情色彩和細微差別。」


..........

在皇后合唱團後期的現場中,Freddie Mercury經常改變歌曲的高音,用和弦中低一些的音代替。據說Freddie Mercury有聲帶小結,他聲稱自己 從未接受過正式的聲樂訓練。因為比常人多了四顆大門牙,所以自己覺得他特有音色和寬廣音域因它所賜,更因此不敢動牙齒和口顎矯形手術。


。。。。。。

《波希米亞狂想曲》(英語:Bohemian Rhapsody)是皇后樂團的一首歌曲,由Freddie Mercury所創作,最初版本收錄在專輯《A Night at the Opera》(1975年)中。本曲結構極為特殊,無重複的副歌,而是由幾個風格差異甚大的部分構成,包括謠曲、吉他獨奏、歌劇、硬搖滾等,並且充滿著猛烈的意識流與噩夢色彩。本曲在西方社會相當為人熟知,常被簡稱為「Bo Rhap」或「Bo Rap」。在當時,它是有史以來製作費最高的單曲,現在仍為流行音樂史上最精心設計的複雜作品之一。


源自:費迪墨格利-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Wikipedia

2019-02-18

【沒有比水,更不可思議...】



其實,沒有比水更不可思議的物質了,而最不可思議的,就是冰浮於水這件事。

........

[不可思議 - 冰浮於水]

一般來說,其他物質只要從液體變成固體,構成物質的分子或原子密度就會提高,相對的重量也會增加,但是水在結成冰的時候,結構上不僅分子呈規則整齊的排列,而且空隙頗多。







可是一旦變成液體,水分子就會以十萬倍的速度激烈運動。由於運動愈激烈空隙愈小,空隙愈小密度就愈高,因此比起固體的冰,液體的水當然重得多。

水的比重在攝氏四度時最重。如果在充滿空隙的水分子結構中加入活潑的水分子,則剛好在攝氏四度的時候會增加重量。只要溫度再提高,分子就會因爲更加活潑而使密度再度變小。

因此即使外面天寒地凍,湖底的水溫也一定保持在攝氏四度,這對生活在水底的生物而言,不啻是一個非常容易生存的環境。

如果水不具備這種特性而跟其他物質一樣,也就是固體的冰會沈於液態的水,眞不知道這世界會是什麼樣子?也許人類便無法在這個地球上生存了。因爲只要氣溫下降至冰點,海底或湖面就會完全結凍,將所有生物逼上絕路。

因此,拜冰浮於水之賜,即使海面或湖面覆蓋一層厚厚的冰,冰下的眾多生物還是得以延續生命。







。。。。。。


[置之不理,比遭到鄙視傷害更大]

過去我曾經負責一本雜誌,請讀者幫我做這樣一個實驗。

在兩個瓶子裡裝飯,每天對一個瓶子不斷的說「謝謝」,另外一個瓶子則不斷的罵「混蛋」,歷時一個月,觀察飯會產生什麼變化。於是,小學生們便展開每天放學回家就對著瓶子裡的飯講話的日子。

........

一個月後,「謝謝」瓶子裡的飯產生發酵狀態,散發有如麴似的芳醇香味;相對的,「混蛋」瓶子的飯,則腐臭變黑。

我在水結晶寫眞集裡介紹了這個實驗,結果全國數百個家庭也做了同樣的實驗,每一家都出現同樣的結果。

........

不過,其中有一家嘗試了比較不同的實驗。這個家庭在「謝謝」和「混蛋」之外,另裝了一個瓶子的飯,既不貼標籤,也不與之對話,總之就是置之不理。

結果如何呢,這個置之不理的瓶子裡的飯,比「混蛋」瓶子裡的飯更先腐壞。這個實驗經過他人重複,也都得到同樣的結果。也就是說,置之不理比遭到鄙視傷害更大。

........

這個實驗給了我們很大的啓發。對孩子,盡量多關愛、多對話吧。正在懷孕的婦女就請多留意腹中的胎兒,多多溫柔的跟他說說話。

放在房間的觀葉植物也一樣,如果能多注意到植物的美麗,同時多讚美幾句,相信它會更加茂盛美麗。對寵物或昆蟲,也要記得多和牠們對話。(p.90)


。。。。。。


或許我們一直低估了自己的能力,人類其實擁有更強大的力量。

.......

目前已獲確認的物質元素,據說有一百零八到一百一十種 之多。我猜想是一百零八種左右,不過在自然界中,恐怕只有人類同時擁有這些元素吧。






構成人類的元素,目前已知的大概有九十多種,但人體內可能還存有未經發掘的元素,或是當人體再進化,就會產生這些元素,使人類的構造更加完整。

愈是高等生物,體內的元素就愈多,且會與日俱增。比如說,相較於人類,植物的元素就相當少。

元素少又會怎麼樣呢?比如說其他動物可能會有「痛」的感覺,但只有人類或與人類相近的動物才能感受到悲傷或感動等更高層次的情感。

如果說人類是宇宙的縮影,那麼認爲人類擁有宇宙所有的元素似乎是很自然的。

........

佛教提到人有一百零八種煩惱。所謂煩惱,是我們生而爲人的迷惘、執著、嫉妒、虛榮等心態。而煩惱也衍生出人生的痛
苦。





我認爲,這一百零八種煩惱豈不就對應了人體內的一百零八種元素?

我率先在日本介紹的波動測定器,就切實無誤的證明了這件事。

.........

所謂波動測定器,是測定物質各自固有的振動,進而 將之轉寫到 水或其他物質上的 機器。

我使用這部機器測定了許多人的波動,並得知人消極的情感波動正對應了各種不同元素的波動。

比如說,焦躁的波動,跟水銀的波動一致;憤怒對應鉛;悲傷或寂寞與鋁的波動幾乎相同。同樣的,擔心與不安對應鎘;迷惘對應鐵;人際關係對應亞鉛等等,相互都有所連結。

........

近年,終於有人提出,使用鋁製的鍋子或餐具可能導致老人癡呆。但其實這是因爲鋁的波動與悲傷、寂寞的波動幾乎一致,因此我推測應該是老人寂寞或悲傷的情感會引發出鋁元素,進而導致老人癡呆症。


。。。。。。

【生命的答案,水知道】



水結晶的照片和其中蘊含的諸多訊息,之所以能披露並廣爲人知,我想絕對是因爲時機成熟,是時代讓眾人產生共鳴。

光就這一點,我也要由衷感謝上帝,安排我從事這個工作。我雖提到上帝,但這本書的主角卻是水。

只不過對水的了解愈深,愈難以否定上帝的存在。





。。。。。。



在這裡我想提點各位的是,人體平均 70% 由水構成。

人在誕生前的受精卵狀態,有 99%是水;出生後,原本占 90%的水,在成人之後會降到 70%,據推測死前應該會降至 50%吧!換句話說,人終其一生都是活在水的狀態之下。

從物質的角度來看,人就是水。以這個前提思考,就可以很冷靜的去看許多事情。

首先,不管是什麼種族,這個前提不會變,所以下面我要談的事情,是全世界一體適用的。同時人類該如何生活的答案,也呼之欲出。

想要擁有健康幸福的人生該如何是好?一言以蔽之,只要占人體 70%的水乾淨就好了。


。。。。。。


在這之中,有一張結晶照片深深擄獲我的心。我從沒見過這麼美麗絢爛的結晶體。那就是「愛與感謝」的水結晶

水在歡悅之餘,盡情綻放花朵般的結晶,美得足以改變我的人生。






透過「愛與感謝」,水告訴我們人心有多麼重要,而意識擁有的力量足以改變世界。

日本自古以來,即有靈魂留宿於語言之中的「言靈」思想。這個想法認爲,語言本身就具有改變世界的力量。語言大大的影響我們的意識,因此我們也盡量使用積極的字眼,讓事情順利進行。

只是在過去,這些想法都不曾以用肉眼形態獲得認同。


。。。。。。

那麼世界扭曲的又是什麼呢?是心,心靈的扭曲影響全宇宙。

正如一片積水中如果有一滴水滴下,便會擴散出無限波紋,只要一個人的心靈扭曲,便會使周遭的一切産生扭曲,從而影響全世界。

........

不過,各位大可放心,這種情形還有救。那就是「愛與感謝」。世界正在祈求,世界想變美麗,正在祈求最極致的美。

請回想一下我們最初的定義:人類是水做的。看到水結晶的人們,體內的水一定會產生某種變化,並在其中找到極致的美。那就是「愛與感謝」的結晶。

這也應該是所有宗教的根源,如果眞能達到這個境界,就不再需要法律了。現在,你已知道答案 -「愛與感謝」將會是引導未來世界的關鍵。

水明確指引我們生活的方向,而環繞水的每一段史詩,都是一個細胞連結到宇宙的無限故事。(p.24)


。。。。。。

人的意識或語言所具有的能量,能夠透過水結晶,以肉眼可見的具體形態呈現出來,這件事讓許多人訝異不已。過去,諸如此類語言及思想足以改變水或其他物體性質的想法,都只被視爲宗教或哲學的課題。

如今,許多人都有同感,那就是水結晶體的莊嚴姿態,似乎象徵了世界上所有的美。但相對的,無法形成結晶,而呈現扭曲狀態的水,則暴露了長期隱藏在人心深處的黑暗。(p.29)

............

邀請我到瑞士並企畫演講的馬妮愛拉-金姆女士,在看了寫眞集後敘述了她的感想:

「水結晶照片最美妙之處,就在於肉眼可見,透過這些照片,我們的意識得以加倍的速度代躍,覺醒,過去的所思所感因爲眼見爲憑而發展得更加快速。

另外一位瑞士籍的女性也有感而發:

「透過水結晶照片,我們可以親眼見到意識或語言等能量的轉化。這個方法是唯一,而且首度讓我們看見難以掌握的能量它實際的姿態。我們不相信看不到的東西,但是水結晶卻讓我們看到了一切。我想這已經不是信不信的問題,只要透過這個方法,相信任何人都能驗證。」(p.30)


。。。。。。

2019-02-10

【五蘊】- 江本勝博士實驗,水能感受,能聽、能看,還能記憶,它有反應。




佛告訴我們,整個宇宙的現象從哪來的?從【五蘊】來的。



。。。。。。

【五蘊】是什麼?創造整個宇宙的 原點

這個原點 就是佛經上說的 極微色,極微色 就是【五蘊】,它有五種性質。第一個是,(科學家說的)物質現象第二個是,它有感受;像江本勝博士做水實驗,水有感受


。。。。。。

從水實驗裡面,把色、受、想、行、識 (【五蘊】)全部掌握住了。

構成全宇宙最小的,現在講粒子,基本粒子,最小的基本粒子,科學家叫它做 微中子一個 微中子,就是一個色受想行識,就是【五蘊】;統統是五蘊組合的,《金剛經》上說 一合相,遍法界虛空界所有一切現象,都是這個基本的【五蘊】組成的。

所以每一個物質現象、精神現象,都像江本博士的水實驗一樣,統統能感受,能聽、能看,還能記憶,它有反應;我們寫文字給它看,它反應;我們演奏音樂給它聽,它有反應。我們心裡起心動念對著它,我喜歡你,它知道;我討厭你,我恨你,它也知道。都會把它的反應顯現出來,讓我們看到。

。。。。。。

(因此)最小的物質,小到不能再小了,再分它就沒有了,那麼小的物質,具足色受想行識;換句話說,整個宇宙萬事萬物,用現在的話說 有機體,它是活的,它不是死的。

所以美國的修.藍博士,前年到我們這個攝影棚來,告訴我們,我們在此地一舉一動、一言一笑,包括你起心動念,他說桌子知道,椅子知道,牆壁知道,天花板知道,地板也知道,沒有一樣不知道,你能瞞得了誰?


。。。。。。

我們認為起一個微細的念頭,甚至於自己都不知道,佛與法身菩薩全知道,這個事實真相我們要知道。

知道之後你就會想到,一切時、一切處,不要說言語造作,起心動念佛全知道,極樂世界的菩薩是阿惟越致菩薩,全知道,沒有一個不知道,我們能瞞得了誰?瞞自己,瞞不過別人。

不但佛知道,遍法界虛空界萬事萬物全知道

2019-02-08

【應】- 日本江本博士 水實驗 (無為,而 無所不為。)






這種【應】 就像日本江本博士 水實驗 那種【應】,道理跟這個相似。

我們起心動念,別人不知道,(但是)水知道......

我們面對著水 起個念頭,不說,站在我旁邊的人 都不知道,水知道;我起個 善念,(水的)結晶非常美。我起個 惡念,(水的) 結晶非常 難看。

你要知道,(本身)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它這個 【反應】,就是【感應】,自然的。


。。。。。。

這個證明意義非常之深,這個證明告訴我們,我們這一生在這個世間 所受的 吉凶禍福、貧富貴賤,都是從自己念頭生的,與面境界、與面人毫不相干。

所以中國古聖先賢告訴我們,「行有不得,反求諸己」。你(自己)出了問題,問題不在外,反過頭來反省,決定在自己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上找到原因

如果把不善的改掉,把善的加強,你這一生生活清淨美滿,你的事業一帆風順。如果遇到淨土法門,你來生必定成佛。


。。。。。。

這個水結晶的實驗告訴我們這個事實真相,這個信息應該要告訴廣大群眾,為什麼?集體的意識能量非常強大,可以改變我們物質環境,那就是真正的消災免難

海嘯、地震、颶風能不能讓它不發生?答案是肯定的,能,只要知道這些災難是什麼樣的心念所招感的,把這個心念放下,不要再有,災難就沒有了。

洪水氾濫、海水上升、江河氾濫、海嘯這一類是貪婪所感得的,貪心【應】對的是水災

瞋恚【應】對的是火災;地球溫度上升,氣候反常,火山爆發。氣候反常,白天四、五十度,晚上零下四、五十度,中午太熱,晚上凍死人,人在這種氣候怎麼生存。這與什麼有關係?與發脾氣有關係,與瞋恚、傲慢、嫉妒,與這些有關係,這些念頭沒有了,這種災難就不會出現。

風災,颶風(應】對)是愚痴

傲慢(應】對)是地震

懷疑(應】對)是山崩地陷。真的,最近這些年來許多地方大面積的山崩地陷,懷疑。

懷疑很可怕,現在非常普遍,首先不相信自己,有幾個人對自己有信心?家庭裡面,父子懷疑、夫妻懷疑、兄弟懷疑,到社會上人與人之間都有懷疑,都不敢相信人,社會怎麼會變成這個樣子。

過去沒有,不要說太久,四十年前比現在好得太多了,雖然有懷疑,不嚴重,沒有聽說山崩地陷,最近這幾年山崩地陷到處都發生。


。。。。。。


所以我們人只要遠離、放下貪瞋痴慢疑,就能化解地球上許許多多的災難。我們這個小區面積不大,這裡的居民放下貪瞋痴慢疑,這個小區就沒有災難。

。。。。。。

無為,而 無所不為。

無所不為 什麼意思?

能生萬法,就是 無所不為;遇到緣【感】,無所不為【應】,沒有 緣【感】,無為【不應】

【無為 是 真性,有為 是 真應。】

眾生有感,佛菩薩有應。應是什麼身?應身、化身,叫應化身,應化身通十法界。換句話說,十法界六道裡面的眾生 有一念求佛的心,佛知道,馬上就【應】了。

。。。。。。
02-041-0015



2019-02-07

【意識】 能緣到....但緣不到.....?




第六意識,能緣 的能量 最大,遍 法界 虛空界,沒有它緣不到的,(但)就是緣不到般若。



。。。。。。

法身、般若、解脫,是自性的三德。(第六意識)它緣不到 法身,緣不到 般若,為什麼?(因為)法身、般若,都是沒有 形相 的,緣 要有 對象(相)。


。。。。。。

你看前 五根,眼、耳、鼻、舌、身,它能緣的是 物質 現象;眼(能)緣 色、耳(能)緣 聲、鼻(能)緣 香、舌(能)緣 味、身(能)緣 觸,(色聲香味觸) 叫五塵,(五根) 它有"對象"的。


。。。。。。

第六 意識 是 心,它不是 物質,它是個 念頭,念頭 能緣 法;它能夠 想過去,它能夠 想未來,功能最大,與它相應的 心所五十一個全了,沒有一個不相應。

所以佛在經上說,(第六意識) 它對外 能緣 虛空法界,對內 它能緣到 阿賴耶的 三細相;阿賴耶的 業相、轉相、境界相。

業相,(就是)現在科學裡頭講的 能量,它是 波動的現象,就是 一念不覺;

轉相,就是念頭,科學叫 信息,(第六意識)能緣得到;

境界相,是 物質。境界相 現在叫它做 物質現象。與它相對的(是) 精神現象;精神現象就是 信息(就是念頭),一切法 從 心想 生(的)就是念頭。


。。。。。。

確實現代量子物理學家把目標就對準這三個問題。

物質 被揭穿了,徹底搞明白了,現在 信息 還沒有搞清楚,到底從哪裡來的不知道。


。。。。。。

物質現象,這也是最近三十年被發現的,德國人普朗克博士率領這個小組,專門研究 物質 到底是什麼;把最小的物質,小到不能再小,找出來了。

(最小的) 物質在佛經上叫 極微色;微是微細,極其微細的 色相,肉 眼 看不到,天 眼 也看不到,阿羅漢的 慧眼 也看不到。

佛經上說的,阿羅漢的 天眼 能看到 微塵。(欲界天、色界天人都看不到)。阿羅漢能看到,這什麼東西?應該就是現在科學裡面所講的 原子


。。。。。。

科學家在八十年前發現原子,認為原子是基本的物質,不能再分,最小。殊不知這些年來科學不斷在進步,日新月異,新的儀器發明出來,有能力掌握一千兆分之一秒,能夠掌握到。這在過去作夢都不敢想的。

這樣高度(精密)的儀器,才把佛經上講的 極微色 找出來。科學的名字叫 中微子,或者叫 微中子 都可以,這才是物質最小的,不能分了,再分就沒有了。佛叫它做 鄰虛塵;鄰是鄰居,它跟虛空做了鄰居,就是它不能分,再分就沒有了,就是虛空。


。。。。。。

科學家還是把它分開了,一分真的沒有了,發現的是什麼?發現是 念頭波動 的現象(相)。。。。

於是這個謎揭穿,物質是假的,是念頭產生的幻相,我們誤會把它當作物質,其實是假的。單獨這一個物質,我們是不能覺察到的,因為它太小,生滅的頻率太高。

要依照彌勒菩薩所說的,(單獨這一個物質 / 念頭產生的幻相存在的時間,只是 一千六百分之一秒。換句話說,一秒鐘它生滅多少次?前念滅後念生,一秒鐘生滅一千六百次,單位是兆。

在這麼高的頻率之下,怎麼會知道?這叫什麼?這叫一念一個生滅 就是一念,一念就是一個生滅。


。。。。。。

從一念來說,這是心理現象,生滅現象,這一念當中 具足五蘊。

我們以前對於佛經上講的 五蘊 都沒有搞清楚,都產生誤會,色、受、想、行、識。

《心經》念的人太多了,有許多人用它作早晚課,裡面「照見五蘊皆空」,誰 照見?

現在科學家已經掌握到,但是還沒有能搞得究竟,沒有佛經上講得那麼清楚。(科學家)他發現微中子,就是發現了 ,發現了 受想行識,他沒有講得這麼清楚,他只說是 念頭波動產生的現象。這個 念頭裡頭 有受、有想、有行、有識,你看佛講得這麼清楚。

基本物質裡頭,極微色,它具足色受想行識,就是講一個微中子,它是活的,它不是死的。它有感受,它會想。

它有行;行是相續不斷,前念滅 後念生 這叫行,就是 相續不斷。實際上(微中子)它是 相似相續,它不是 真的相續,真的相續,前面跟後面是 相同的,它這個前面跟後面是不同的。

我們看到科學報告才恍然大悟,原來是這麼回事情,肯定佛是了不起的科學家。


。。。。。。

佛怎麼看見的,這是宇宙的奧祕,物質的源起、源頭,精神的源頭,起心動念那個源頭是什麼,科學把它當作一個命題來研究。

佛經上告訴我們的,一念不覺業相,(這個業相就是阿賴耶的本體)。從這個 業相 生出 念頭,叫 轉相;轉 是轉變。業相是 根本,轉變是 枝葉,從 轉變 裡面產生 色;物質現象。

所以第六意識(念頭),能夠緣到 阿賴耶,能夠緣到 極微色,緣不到 自性。


。。。。。。

對外,現在科學走兩個極端,一個宏觀宇宙,研究天文;第二個走反方向,微觀世界,就是極小的,極細小的,都有成就。特別是量子力學,就是研究微觀宇宙的,跟佛經上講的。

。。。。。

微觀宇宙他們現在還沒有發現到,還有個大的問題,那就是大小不二

極其微細的微中子,佛經上講「芥子納須彌」,須彌山放在芥子裡面,芥子沒有放大,須彌山沒有縮小,那怎麼放下去的?

這有點像現在科學用的晶片,你看晶片,大概比小指甲還小,那裡面藏了很多信息,還有很多畫面,從電腦裡面就看到了,這就是芥子納須彌。

佛講的比這個更神奇,極微之微,就是微中子裡面有宇宙,整個宇宙就在一粒微中子裡頭。它能不能 現相?能現,惠能大師說的,「何期自性,能生萬法」,整個宇宙是它現的。它現它沒有放大,現出來的大小是一不是二,妙極了!

換句話說,佛法裡面告訴我們,遍法界虛空界 都是從 心想生,都是自性變現的;心現識變。現相是心,心就是自性,自性現的;產生變化,把它變成六道、變成十法界,這是阿賴耶。阿賴耶能變,自性能現。

換句話說,阿賴耶不能現,它能變,把自性現出來的境界扭曲了。(自性 現 的是一真法界,在淨宗叫實報莊嚴土,實是真實,真實是不生不滅)。阿賴耶 進去 了,把它 變成 生滅、變成十法界、變成六道輪迴。

我們六道凡夫所用的心是妄心,就是阿賴耶。阿賴耶是從真心變出來的,真妄不二,真妄是一體,好像一體的兩面,有正面、有負面,它是一體,我們用正面的就是一真法界,用負面的就是十法界、就是六道輪迴。


。。。。。。

這樁事情只有佛經講得透徹、講得微妙,我們現在能夠體會,但是不踏實,要踏實還得要用幾年功夫。

如何能夠讓它踏實?不能用科學的方法,用科學的方法跟事實真相不相應,你永遠不知道,你能夠知道的就到此為止。這是八識的能量,它是有限的,有侷限的,要用真心,真心的能量是無限的。


。。。。。。

真心是什麼?我們前面學過,真心就是正念、就是無念。念有 念無是妄心,念善 念惡是妄心,念佛法 念世法 也是妄心,有念都是妄,無念就是真。

無念 也不是什麼念都沒有;什麼念都沒有,那邪正都全沒有了。無念裡頭 有無量智慧、有無量德能、有無量相好,這是《法華經》上講的性具,也是《華嚴經》上佛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這是性具的,自性本有的。

自性有圓滿智慧、圓滿德能,智慧德能決定不是從外頭求來的,外頭沒有。你看此地說的,「處處能緣,獨不能緣於般若」,般若是智慧,它緣不到,為什麼?它是妄心。智慧是真心起的作用,妄心緣不到真心,所以它緣不到般若。

般若什麼時候被發現?明心見性就發現了。什麼樣的程度能明心見性?別教地上菩薩,圓教初住以上的菩薩。《華嚴》把菩薩的地位分為五十二個階級,這五十二個階級完全是定功的淺深,修禪定淺深分成五十二個階級。這五十二個排列,從下到上,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這四十個,十地,五十個。要初地以上,在圓教裡面,圓教初住等於別教的初地。

換句話說,圓教是從別教初地算起,又往上排列四十二個位次,這四十二個位次都是明心見性,都是永遠斷掉起心動念、分別執著。


。。。。。。

起心動念、分別執著統統沒有了,還有什麼階級?應該是平等的,有起心動念就不平等,沒有起心動念當然平等。

沒錯,實報土的菩薩真的是平等,平等裡頭還有不平等,那是什麼?習氣厚薄不一樣,在下面的習氣就很濃厚,在上面的習氣就很薄,這個不一樣。

我們要知道,阿羅漢見思煩惱斷了,習氣沒斷。習氣要斷乾淨,他就不叫阿羅漢,他升等了,叫辟支佛。

辟支佛要斷塵沙煩惱,塵沙煩惱是分別,真正做到不分別了,不分別的習氣還在。所以辟支佛把分別放下,他升級了,他是菩薩。

菩薩有分別的習氣,把分別的習氣斷掉之後他又升一級,十法界裡的佛。

十法界裡面的佛無明沒斷,無明斷掉就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無明破了,無明習氣還在。


。。。。。。

見思煩惱的 習氣 有方法斷,塵沙習氣也有方法斷,無明習氣沒法子斷,為什麼?他們不起心不動念。不起心不動念你用什麼方法斷,你要用方法不就起心動念了嗎?那就大幅度的退轉了。

這時候怎麼辦?這叫任運,就是隨它去,時間長了自然沒有。

古人在這用個比喻,好比酒瓶,酒瓶裡面盛酒,酒倒乾淨了,擦得很乾淨,確實一滴都沒有,聞聞有味道,這味道怎麼斷?沒法子斷。只有一個方法,瓶口打開放在那個地方,放上半年、一年再去聞,沒有了。要很長的時間,這個習氣才能斷得了。

02-041-0023

【無住 生心】....用了六十三年來學習,才真正搞清楚、明白!




我們這一生非常幸運遇到佛法,遇到沒有誠敬心,遇到真正高明的善知識,人家不教你。

為什麼不教?你不能接受,跟你說了等於白說,你聽不懂,不能體會,不能消化,所以就不必說了。

諸佛菩薩,說老實話,他們示現在人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無事。賢首國師在《還源觀》上跟我們講示現的四德,第一個,隨緣妙用。

果然真正是法器,老和尚看準了,必定幫助你得定、開悟。

你是不是那樣的人?什麼樣的人?真誠到極處,加上聽話、真幹,這是真正善知識、諸佛菩薩最歡喜的根器。遇到這樣的人,根熟的眾生,那怎麼樣?一定幫助他在這一生成佛。

。。。。。。

我們的根性都是半吊子,不能說沒有,有那麼一點點,不成熟,不成熟要很費勁。

我是常常勉勵同修拿自己做例子,我有沒有老實、聽話、真幹?有,跟古人比不及格。如果在兩百年之前,我會被善知識遺棄了,為什麼?不夠條件,不教你。生在這個時代,遇到善知識他還肯教我,那就是我這個老實、聽話、真幹不及格的也教了,還有一點。好比考試,我的考試只能拿到三十分,古人比,兩百年以前,兩百年以前的人都有七、八十分。所以那個時候善知識多,有道德、有學問的、開悟的多,現在少了。我跟別人比,別的同學來比,別的同學真誠、清淨、恭敬大概只有三分五分;那三分五分跟我比我就很高了,我有三十分,他們才三、五分,這就是被老師選中了。

現在差不多要到七、八十分了,怎麼到的?六十三年的學習鍥而不捨,天天幹,沒有一天不讀經,沒有一天不跟同學們分享。分享是教學相長,提升自己,許多的悟處都是從講經裡頭得到的。

講經突然明白了,在這個之前沒說過,以前說的是囫圇吞棗,沒講清楚,現在講清楚了、講明白了。所以要真幹,就是要把學的東西落實。

。。。。。。

我們這幾天跟同學們講的無住生心,以前,幾十年沒講清楚,現在明白了,無住、生心原來是一不是二。無住在哪裡?在生心裡頭。生心在哪裡?在無住裡頭。妙極了!原來生心就是無住,無住就是生心,搞了六十三年。

明瞭怎麼樣?明瞭就得受用;你搞不清楚,你得不到受用。這個受用自在,這個受用裡頭有智慧,於認識字不認識字沒關係,於學教不學教也沒關係。這是境界什麼人的境界?法身菩薩的境界。

於什麼有關係?於放下有關係,原來放下就是無住。

遇到眾生有苦有難,一定起心無條件的去幫助這些苦難眾生,這叫生心。生什麼心?眾生無邊誓願度,生這個心。

雖生這個心,不受境緣的染污,不受境緣的影響,這叫無住。

你受到外境的影響,你有住,有住就是有起心動念、有分別執著,這凡夫,這是六道凡夫。

見 色,聞 聲,六根 緣到 六塵,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 、不執著,這叫無住。

從無住心生出大慈悲、大智慧,幫助一切苦難眾生,幫他破迷開悟,幫他離苦得樂,這叫生心。

這就是賢首國師《還源觀》上四德的第一德隨緣妙用,威儀有則、柔和質直、代眾生苦全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