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21

【當願,世世生生,親近善知識。】- [明]蓮池大師




 【警眾】


  我未出家時,於不仁不義、無禮無智的事,即他人導之為,而我自羞慚愧恥,纖毫必不肯為。所以者何?良由吾前世親近好人,八識田中領納得好言語,所以今生自然見惡則恥,不肯去做。你們要著實親近好人。當早晚發願之時,當願世世生生親近善知識。




。。。。。。


   我出家後,到處參訪。時 遍融師 門庭大振,予至京師叩之,膝行再請。師曰:「你可守本分,不要去貪名逐利,不要去攀援。衹要因果分明,一心念佛。

        予受教出。同行者大笑,以為這幾句話,哪個說不出?千里遠來,只道有甚高妙處,原來不值半文。

        予曰:「這個正見他好處。我們渴仰企慕,遠來到此。他卻不說玄說妙,凌駕我們,只老老實實把自家體認過,切近精實的工夫,叮嚀開示,故此是他好處。」

        我至今著實遵守,不曾放失。

。。。。。。


   十方僧眾,賢聖出沒。我見之未嘗不敬。他未跪,我先跪。他未拜,我先拜。前有方上一僧,人以其醜惡藍縷,莫不輕藐之。及見吾,乃劇論《楞嚴》玄旨。你們決不可輕藐人,記取記取。

。。。。。


   入道要門,信為第一。

        惡事非信,尚不成就,況善事乎?

        譬如世間盜賊,時乎敗露,官府非不以極刑繩之。迨後釋免,依舊不悔。所以者何?他卻信得這條門路,不齎一文本錢,自獲利無算。所以備受苦痛,決不退悔。

        今人念佛再不肯真切加功,衹是不曾深思諦信。不要說不信淨土,只如世尊說「人命在呼吸間」,這一句話,於義理不是難解說。你們眼裏親見,耳裏親聞,經過許多榜樣。如今要你信得這句話,早是不能勾也。你若真實信得這句話,則念佛法門,不必要我費盡力氣,千叮萬囑。爾自如水赴壑,萬牛不能挽矣!

        即如前日津送亡僧時,你們睹此榜樣,當愀然不樂,痛相警策道:「大眾!我與你但今日送某僧,明日送某僧,不知不覺輪到自身,此時悔恨無及。須疾忙念佛,時刻不要放過方好。」

        我見你們自家也說可惜,對人也說可惜。及乎堂中估唱,依然言笑自如。你只不信人命在呼吸間也。

。。。。。。


   予見新學後生,才把一句佛頓在心頭,閑思妄想越覺騰沸,便謂念佛工夫不能攝心。不知汝無量劫來生死根由,如何能得即斷?

        且萬念紛飛之際,正是做工夫時節。

        旋收旋散,旋散旋收,久後工夫純熟,自然妄念不起。

        且汝之能覺妄念重者,虧這句佛耳。如不念佛之時,瀾翻潮湧,剎那不停者,自己豈能覺乎?

   念佛有默持,有高聲持,有金剛持。

        然高聲覺太費力,默念又易昏沈。衹是綿綿密密,聲在於唇齒之間,乃謂金剛持。

        又不可執定。或覺費力,則不妨默持。或覺昏沈,則不妨高聲。

        如今念佛者,衹是手打魚子,隨口叫喊,所以不得利益。

        必須句句出口入耳,聲聲喚醒自心。

        譬如一人濃睡,一人喚云:「某人!」則彼即醒矣。所以念佛最能攝心。

。。。。。。


  今人不肯念佛,衹是輕視西方。不知生西方乃是大德大福、大智大慧、大聖大賢的勾當,轉娑婆成淨土,不同小可因緣。

        汝但看此城中,一日一夜死卻多少人?不要說生西方,即生天,千百人中尚無一個。其有自負修行者,衹是不失人身而已。

        故我世尊大慈大悲,示此法門,功過乾坤,恩逾父母。粉骨碎身,不足為報。

。。。。。。


   幼時尚不知念佛,見鄰家一老嫗每日課佛數千,問云:「為何如此?」彼云:「先夫往時念佛,去得甚好,故我如此念。先夫去時並無他病,只與人一請而別。」

        出家人奈何不念佛?


《警 策》 [明]蓮池大師作


虛雲老和尚 時116 歲 戒期開示 『戒律,是佛法之根本』



【戒律,是佛法之根本】

佛法之要。在於三無漏學。

三學之中。以戒為本。良以由戒生定。由定發慧。

若能持戒清淨。則定慧自可圓成

佛所制戒。以要言之。大分三種。

(一)在家戒。謂五戒八戒。

(二)出家戒。謂沙彌。沙彌尼十戒。比丘。比丘尼具足戒。

(三)道俗通行戒。謂菩薩三聚戒。

今諸位欲求受戒。首重行願。行者行持。即依戒而行。願者發願。即四弘誓願。行願相資。方成妙用。

佛制戒律。無非使眾生斷除習氣毛病。令止惡生善。背塵合覺。故華嚴經云。『戒為無上菩提本。應當具足持淨戒。』

由是戒故。佛法得以住世。僧伽賴以蕃衍。


【戒法、戒體、戒行、戒相】

戒有戒法。戒體。戒行。戒相之分。

戒法者。佛為...

優婆塞優婆夷所制之五戒八戒。

式叉摩那之六法戒。

沙彌沙彌尼之十戒。

比丘之二百五十戒。

比丘尼之三百四十八戒。

出家五眾菩薩之十重四十八輕戒。

在家二眾菩薩之六重二十八輕戒。

及一百八十四種羯磨。三千八萬無量律儀等。皆名戒法。


戒體者。當受戒時。領納戒法於心胸。於身內即生一種戒體。此體雖非凡夫可以見聞。然一生之中恆常相續。有防非止惡之功能。是名戒體。

戒體的優劣。在於受戒時發心的高下。故求戒者。當先明白發心。

心分下中上三品。

(一)下品心。於正受戒時。以智狹劣。誓願不廣。或心散亂。緣境不周。但得戒相守持。無克發體功用。是為下品心。即得下品戒。

(二)中品心。於正受戒時。心緣一切情非情境。但於所緣境上。僅能分斷諸惡。分修眾善。唯欲自脫生死。全無度生誓願。是為中品心。即得中品戒。

(三)上品心。於正受戒時。心心相續。見境明淨。遍緣法界一切情非情境。於此境上。能發決定大誓願。願斷一切惡。願修一切善。願度一切眾生。是為上品心。即得上品戒。所以要得受上品。當發上品心。


又當受戒前。應先究心緣境之寬狹。然後才可以立志高遠。見相明白。若不預先深究。法相尚且虛浮。怎能得受上品戒。甚或戒全不發。則虛受費功。徒勞一世。大須留意。


緣境雖多。不外情與非情兩種。

情境就是一切有生命的動物。如人類魚蟲鳥獸等。非情境就是一切無生命的礦植等物。如山河大地。日月星辰。草木房舍。衣藥用具等。

眾生造惡。皆因迷著前境。

如見財物起盜心。見美色生淫念等是。但惡業固由境起。善業還從境生。

境是制戒之所依。亦為發戒之正本。

如婬殺等依情境而制。其戒亦依情境而發。盜妄等依情與非情境而制。其戒亦依情與非情境而發。是故森然有境。皆是制戒之本。發戒之因。若能興廣大慈護之心。遍緣如上情非情境。於此境上發如上三大誓願。與彼戒法相應。領納在心。盡壽護持。是即上品戒體。

戒行者。得戒體已。於日用中。動靜云為。

任運止惡。任運修善。順本所受。不越毗尼。則世出世間。一切行門。無非戒行。并非離一切行外。別有所謂戒行者。


戒相者。即佛所制諸戒。

於一一戒中。有持犯不犯之分。有輕重開遮之別。持者以順受體為名。分止持、作持。犯者以違受體為名。分止犯、作犯。

止持者。方便正念。護本所受戒體。禁防身心。不造諸惡。是名止。止而無違。戒體光潔。順本所受。是名持。持由止成。即非法惡業。不當行即不行。是名止持。

作持者。勤策身口意三業。修習戒行。有善起護是名作。作而如法。順本所受戒體是名持。持由作成。即如法善業。當行即行。是名作持。

止犯者。癡心怠慢。行違本受。於諸勝業。厭不修學。是名止。止而有違。反彼受願。是名犯。犯由止成。即勝業當行而不行。是名止犯。

作犯者。內具貪瞋癡慢我見等毒。鼓動身口。違理造境。是名作。作而有違。污本所受。是名犯。犯由作成。即惡業非法不當行而行。是名作犯。

其他輕重開遮等。各須研習律藏。現在不能細說。此等名為戒相。

上來所說。雖分四種。其實是一。

軌凡從聖。名戒法。

總攝歸心。名戒體。

三業造修。名戒行。

覽而可別。名戒相。

由法成體。因體起行。行必據相。


當知戒相者。即是戒法之相。復是戒體之相。又是戒行之相。蓋法無別法。即相是法。體無別體。總相為體。行無別行。履相成行。是故行人最要深研戒相。此所謂戒相者。即是律中所明持犯等相。

持犯等相雖多。不出心境。蓋惡業。非境不起。非心不成。善戒也是非境不發。非心不生。故南山律師說。「未受已前。惡遍法界。今欲進受。翻前惡境。並起善心。故戒發所因。還遍法界。」

是故得戒者。即翻無始惡緣。俱為戒善。變有漏苦報。即成法身。

諸位發心受戒。於此須善用心。


【大小乘戒之同異】


戒本有大小二乘之分。

菩薩十重四十八輕戒為大乘。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沙彌。沙彌尼十戒等為小乘。然雖小乘。若受戒者發上品心。即得受上品戒。此上品戒體。與大乘三聚戒體相當。

如隨持一戒。禁惡不起。即攝律儀。用智觀察。即攝善法。無非將護。即攝眾生。故小乘亦通大乘。所謂內祕菩薩行。外現聲聞相是也。

然聲聞戒本為制身不犯。菩薩戒則為制心不起。

故於結犯大小各有不同。十誦律等結犯不約心論。須動身口。方成犯戒。此是正小乘戒。

四分律結犯則約心論。若以後念還追前事。即成犯戒。此是通大乘戒。

菩薩戒最重約心。結犯。微縱妄心。即為犯戒。此是正大乘戒。

故大乘初念即犯。四分次念乃犯。十誦等要動身口才犯。

此等分齊。不可不知。


【三歸五戒】

無論大小乘戒。皆以三歸五戒為根本。故三歸五戒。對於在家出家。皆極重要。(惟婬戒。在家戒邪婬。出家全戒婬。須善分別。)

三歸者。一歸依佛。二歸依法。三歸依僧。


一。歸依佛。

佛者梵言具名佛陀。華譯「覺者。」所謂「覺者。」就是覺悟了一切事物。相生相滅之因果關係。更在那無限複雜之因果事相中。發見此因果的必然秩序。

如發現十二因緣之無明緣行。乃至生緣老死的必然序列等。從而證悟了事理的真相。為悲愍眾生未明此真相。致沈淪生死苦海故。以無數方便。引導眾生。循著那必然的理則來改善生活。糾正思想。軌正行為。使之離一切苦。得究竟樂。這便叫覺者。

然則佛所覺悟之真理是什麼呢。無上覺道。本不可以言說形容。

且略舉一義說之。所謂諸法緣起性空。

諸法者。一切事物。緣者包括親因助緣。

緣起者。諸法生起。是假眾緣和合而成。如稻穀是種子。田地。肥料。雨露。陽光。人工等眾緣和合而生。

性者。或言體。謂諸法體性。各各本自如此。永恆不變。不待眾緣和合的意思。

空者。切不可誤會空無所有。只是說。無論某一事物的生起。必待眾緣和合。本無所謂永恆不變的固定體性。既無永恆不變的固定體性。佛法就名之曰空。

故西天十四祖龍樹菩薩說。「因緣所生法。是即無自性。」又說。「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即中道義。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所以佛說空。并不是說一切事物空無所有。而是說其沒有永恆不變的各別體性。

所以佛法並不是什麼造物主。而是發現一切事物生滅相續底理則的哲人。

也不是什麼神。而是充滿大悲心。愍念眾生苦難。以無我的精神。為眾生謀福樂的偉人。他一生之中。化導眾生。破除迷信。教令出染返淨。捨迷歸覺。未曾少有休息。


二。歸依法。

法者。簡略言之。指事物的真相。和行為的正軌等而言。

行為的表現。關係於人類的道德。行為邪正。善惡乃分。但善惡之判。每因各人之立場和觀點不同而異。故欲得道的確實標準。必須按一切因果事相中的必然理則來權衡。也即是說要依照客觀現實的發展規律來判斷。

如昔日印度社會分婆羅門族(梵志。)剎帝利族 (王種。)吠舍族(商賈)和首陀族(農人)四姓。其階級與族籍制度之分極嚴。貧苦大眾都被壓迫得透不過氣來。過著非人的生活。但大家都認為這是天經地義。命中注定。不可改變的。釋迦牟尼佛於雪山成道後。三歎奇哉。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了知緣起性空。有情機會均等。一切都可以成佛。得出了四姓平等的確切結論。喻如眾流入海。無復河名。於是力主平等。嚴斥階級。這就是以事理的真相。來作道德標準的例證。


三。歸依僧。

僧者梵言僧伽。華譯和合眾。多人和合共處。志同道合。同修自利利他之行者。


五戒者。

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邪婬。四不妄語。五不飲酒。


【十戒具戒三聚戒】

上來略說三歸五戒。現在說沙彌。沙彌尼十戒。比丘比丘尼具足戒。及菩薩三聚淨戒。

十戒具戒多屬自利。惟求自己解脫。故不必燃香表示。

菩薩戒多屬利他。準備拾身救世。故先須燃香供佛。


出家沙彌。沙彌尼。得預戒品。須內修慈和。外著緇衣。與世俗異。居止行動。皆尚威儀法則。勤學沙彌。沙彌尼律儀。慎莫放逸。

比丘應常行二百五十戒。比丘尼應常行三百四十八戒。禁防三毒。調伏七支。具足三千威儀。八萬細行。

三毒者。貪瞋癡。

七支者。即身口七支。身三支謂殺盜婬。口四支妄言。綺語。兩舌。惡口。

三千威儀者。於行住坐臥四威儀中。各具足二百五十戒。共成一千威儀。過去具足。現在具足。未來具足。是為三千威儀。

八萬細行者。於身口七支。各具足三千威儀。而成二萬一千。於貪瞋癡及等分(以貪起。餘二隨起。瞋癡亦然。故曰等分。)四煩惱中。淨無毀犯。是即八萬四千細行。言八萬者。舉其大數。


關於戒律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向諸位說明的。戒本中有自手掘地。及自手績紡等戒。我們現在耕田織布。是不是犯戒呢。

我們要知道。佛所制戒。有性戒。和遮戒兩種。首篇波羅夷罪是性戒。此是根本戒。犯者不通懺悔。其餘大都是遮戒。犯者可以懺悔。又有輕重開遮等別。研尋律藏便知。

性戒者。體是違理。無論佛制與不制。若作均犯罪。如殺盜等是。

遮戒者。佛未制前造作無罪。自制以後。若作方成犯。如掘地紡織等。

佛所以制遮戒。有各種原因。都是因地制宜。因事制宜。或因時制宜的。

如掘地紡織等戒。是因避世譏嫌而制。因當日印度社會。以乞食乞衣。一心修道為出家人本分事。若自己營謀衣食。便招世譏嫌。佛因之制此等戒。但社會制度和風俗習慣。各處不同。必須因地因事因時以制宜。決不能墨守繩法。故五分律中。佛說。『雖我所制。於餘方不為清淨者。則不應用。雖非我所制。於餘方必應行者。不得不行。』故當日百丈祖師。以中國與印度。環境不同。已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美舉。佛如降生此時此地。決不會制掘地紡織等戒的。所以我們耕田紡織。并不是犯戒的事情。望諸位於修持中。切不可廢勞動。於勞動中。也不可忘修持。兩者是可以兼行並進的。

由此可見我們對於受持遮戒。貴在遵循如來制該戒之本意。不在於死守條文。若得佛意。雖與條文相違。亦名持戒。若不得佛意。雖遵守條文。亦成犯戒。但亦切不能以此藉口。而將如來所制戒律。一概抹殺。各宜深入律藏。神而會之。


菩薩戒者。總攝為三聚。一攝律儀戒。二攝善法戒。三攝眾生戒。

一。攝律儀戒。謂惡無不離。此聚止即是持。作 便是犯。順教嚴護。慎而不為。

二。攝善法戒。謂善無不積。身口意善及聞思修三慧。十波羅蜜。八萬四千助道行等。皆究竟修。此聚作便是持。止即是犯。順教奉修。永不退悔。

三。攝眾生戒。亦名饒益有情戒。謂無生不度。以四無量為心。四攝為行。四無量者。謂慈悲喜捨。慈能與樂滿。悲能拔苦盡。喜謂喜慶眾生離苦究竟。樂法滿足。捨謂令眾生行佛行處。至佛至處。方生捨心。

四攝者。謂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布施攝者。謂若有眾生樂財則布施財。若樂法則布施法。使因是生親愛之心。依我受道。二愛語攝。謂隨眾生根性。而善言慰喻。使因是生親愛之心。依我受道。三利行攝。謂起身口意善行。利益眾生。使因此生親愛之心而受道。四同事攝。謂以法眼觀眾生根性。隨其所樂而示現。使同其所作而霑利益。由是受道。此聚作即是持。止便是犯。

又菩薩發心時當發四弘誓願。

(一)眾生無邊誓願度。既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即須斷除我愛。殉己為眾。以眾生心為心。以眾生苦為苦。常行慈悲。等施普度。如地藏菩薩。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

(二)煩惱無盡誓願斷。眾生無量劫來。流浪生死。皆因煩惱未斷。煩惱由根本發生枝末。重重無盡。所言根本者。謂貪瞋癡慢疑惡見等。由此出生懈怠。放逸。嫉妒。障礙。昏沈。散亂。諂曲。誑妄。無慚。無愧等無數枝末。但煩惱雖多。總不出我法二執。眾生不達緣起性空的道理。妄執此身心以為實我。分別諸法以為實法。由是為因。妄受生死苦果。是故世尊方便設教。應病與藥。說無量法門。對治眾生無盡煩惱。我們應該依教修持誓願斷之。

(三)法門無量誓願學。菩薩為普利有情。一切世出世間。無量法門。均須習學。故菩薩應向五明中求。五明者。一聲明。明言語文字者。二工巧明。明一切工藝。技術算曆等者。三醫方明。明醫術者。四因明。明考定正邪。詮考真偽之理法者。即所謂論理學。五內明。明佛法之宗旨者。故無論世出世法。科哲等學。均是菩薩所應學處。六祖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猶如求兔角。」故此不是閉起眼睛。盤起腿子。才算修行。運水搬柴。鋤田種地。乃至穿衣食飯。痾屎放尿。都是修行佛法。出家人并非閉門造車。死守一法的。

(四)佛道無上誓願成。佛道者。梵語名菩提。又譯曰覺。覺者自性靈覺也。此覺性在聖不增。在凡不減。本自圓成。個個不無。諸佛聖人。示生世間。作人天之導師。後世之模範。指示眾生。若離妄想執著。即可成佛。六祖說。「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我們應該捨迷歸覺。誓成佛道。弘者。深也。廣也。深則豎窮三際。廣則橫遍十方。誓者。自制其心。願者。志求滿足。菩薩當發如上誓願。不怖不退。不動不搖。盡未來際勇猛勤修。

虛雲不過秉宣佛制。教誡後來。娑婆教主。釋迦牟尼佛。為汝等得戒本師和尚。大智文殊師利菩薩。為羯磨阿闍黎。一生補處彌勒菩薩為教授阿闍黎。過去七佛及一切諸佛為尊證。十方菩薩為引禮引讚及為汝等同學伴侶。我雖受請。但為汝等教誡法師。故曰秉戒和尚。


【結 勸】

臨期入壇。當受戒時。汝等各須虔禮諸佛菩薩。慈護加被。諸天龍神。監壇護戒。我為汝等作法迴向。汝等應各在本處。清淨三業。披瀝一心。二六時中。如法禮懺。當勇猛精進。慎勿貪眠好吃。自致失利。又不可辛苦太過。以致生病。可以調適端坐。所「端坐念實相。」實相即本心。本心即佛。如妄念不生。則戒淨。戒淨則定生。定生則慧發。佛說一大藏教。即戒即定即慧。若得其本。則不患其末。諸位如能依此而行。即不失為本壇戒子。亦乃不負我所期望。

唯願大眾。共奮勉之。外來的明天歡歡喜喜回去。各自修行。


〔附錄戒期開示 此次傳戒緣起  (自誓受戒)乙未十月雲居山真如寺

《虛雲和尚傳》- 民國44年乙未師116歲


2022-01-20

佛經,豈可不讀!

【佛經不可不讀】

予少時,見前賢闢佛,主 先入之言,作 矮人之視,罔覺也。

偶於 戒壇經肆,請數卷經讀之,始大驚曰:「不讀如是書,幾虛度一生矣!」


......

今人,乃有自少而壯、而老、而死不一過目者,可謂 面寶山而不入者也。

又一類,雖讀之,不過 採其辭,致以資談柄、助筆勢,自少而壯、而老、而死不一究其理者,可謂 入寶山而不取者也。

又一類,雖討論,雖講演,亦不過訓字銷文、爭新競高,自少而壯、而老、而死,不一真修而實踐者,可謂 取其寶把玩之、賞鑑之、懷之、袖之,而復棄之者也。雖然一染識田,終成道種。

是故佛經,不可不讀。


〔編者:自己深深體會到.....「不讀如是書,幾虛度一生矣!」,至於是否能得真實利益,受真實慧,完全在於,是否能「真修而實踐者」,否則,只是「取其寶把玩之、賞鑑之、懷之、袖之,而復棄之者」。但無論如何,「一染識田,終成道種」,佛經真的不可不讀,


【經教】

有自負 參禪者,輒云 達磨不立文字,見性則休。

有自負 念佛者,輒云 止貴直下有人,何必經典。

此二輩人,有真得而作是語者,且不必論;亦有,實無所得而漫言之者,大都 不通教理而 護惜其短者也。

......

予一生崇尚念佛,然勤勤懇懇勸人看教。何以故?

念佛之說,何自來乎?非金口所宣 明載簡冊,今日眾生 何由而知十萬億剎之外有阿彌陀也?

......

其參禪者,藉口教外別傳,不知離教而參,是邪因也;離教而悟,是邪解也。

饒汝參而得悟,必須以教印證;不與教合,悉邪也。

......

是故學儒者,必以六經四子為權衡;學佛者,必以三藏十二部為模楷。


【念佛】

世人稍利根,便輕視念佛,謂是愚夫愚婦勾當。

彼徒,見愚夫愚婦口誦佛名,心遊千里,而不知,此等是名讀佛,非念佛也。

......

念從心,心思憶而不忘,故名曰念。

......

試以儒喻:儒者念念思憶孔子,其去孔子不亦庶幾乎?

......

今念念思憶五欲,不以為非,而反以念佛為非。

噫!似此一生空過,何如作愚夫愚婦耶?而惜乎智可能也,愚不可能也。


源自:《竹窗隨筆》 - 蓮池大師著

2022-01-19

又有「三尸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


『又有三尸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輒上詣天曹,言人罪過。』- 《太上感應篇彙編》


此一節言,『人之一心,幾微萌動,皆有鬼神鑒察也。』

上尸 青姑,名彭踞,居人首,令人 多 思欲,眼昏 髮落;

中尸 白姑,名彭躓,居人腸,令人 嗜食多 忘,好作 惡事;

下尸 血姑,名彭蹻,居人足,令人 耽色 喜殺,肢、臟 擾動。

三尸 利人 速死,即出 作鬼,享受 血食,故于 庚申日,乘人睡寐,與身中 七魄,上詣 天曹,言人 罪過。


。。。。。。


所謂心、口、意、語,鬼聞人聲者,三尸其最也。

今人,不知 檢身克己,清心寡欲,而徒恃 道家 守 庚去申之法,為斷絕 三尸 入告之路,適足 以自欺耳。

抑 知念慮 苟端,鬼神 自當退避,三尸 亦何足患哉!

程子霄詩曰:「不守庚申 更不疑,此心 常與道 相依。帝天 已自 知行止,任爾 三彭 說是非。」


。。。。。。


三尸者,即人身中之魂、魄也。

人有 三魂:一曰 爽靈,二曰 胎光,三曰 幽精。常人呼、念 其名,則 魂安 身寧。




。。。。。。


又《道德經註》云:

魂者,氣之神,有清 有濁。口鼻 之所以 呼吸者,呼 為 陽伸,吸 為 陰屈也。

魄者,精之神,有虛 有實。耳目 之所以視、聽者,視 為陽明,聽 為陰靈也。陽 神日魂(氣之神),陰 神月魄(氣之神)


故,

至人,以魂 運 魄

眾人,以魄 攝  魂


,晝 寓目,魄,夜 藏肝。


眼不視 而魂在肝,耳不聽 而精在腎,

舌不動 而神在心,鼻一嗅 而魄在肺。

四者無漏,則精水、神火、魂木、魄金,皆聚於 意土 之中,謂之 和合 四家。


含 眼光,凝 耳韻,調 鼻息,緘 舌氣,四大不動,使金木水火土俱 會於中宮,謂之 攢簇 五行。

蓋 因魄 有精,因精 有魂,因魂 有神,因神 有意,因意 有魄

五者 運行不已,所以我之偽心,流轉造化,幾億萬歲 未有窮極。


。。。。。。


是以 聖人,於萬物之來,不對之以心,而對之以性。

性者,心未萌也。無心 則無意,無意 則無魂(氣之神),庶不受生死,輪迴息矣。」


。。。。。。


棲巖許真人曰:「常行 內觀,遣去 三尸,驅除 六賊。納氣 於丹田,定心 於覺海。心定 則 神甯氣住,精氣神合。三家 相行,結成 聖胎。」


。。。。。。


《清淨經》曰:「夫 人神 好清,而心 擾之,人心 好靜,而慾 牽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慾不生,三毒消滅。」


。。。。。。


至於佛經,則曰:「以 智慧劍,破 煩惱賊;以 智慧刀,裂 煩惱網;以 智慧火,燒煩惱薪。」諦觀 四大本空,煩惱何處著腳?轉 三毒 為 三解脫,回煩惱為菩提。

如此,則三業清淨,萬德周圓,有何過惡之可言耶?


源自:《太上感應篇彙編》




2022-01-09

人命,在 呼吸間!

佛問沙門:人命在幾間?
對曰:數日間。
佛言:子未 知 道。

復問一沙門:人命在幾間?
對曰:飯食間。
佛言:子未 知 道。

復問一沙門:人命在幾間?
對曰:呼吸間。
佛言:善哉,子 知 道矣!

《佛說四十二章經解》




。。。。。。

此第三十八章,明,人命無常,不可不知也

......

一期 色、心,連持不斷,名為 命根。乃依 本識種子 假立,非有 實法。出息 雖存,入息 難保,況剎那剎那 念念生滅,非沈思諦觀,豈能知之!

......

昔西域 有一國王,不信佛法,問祖師曰:「吾見外道種種苦行,尚不能折伏婬心,而今沙門四事如意,豈能斷煩惱耶?」

祖師曰:「王試取一獄中 必死 罪人,滿器盛油,令其手捧,用四屠人出刃隨後。若能一滴不失,便赦其罪;若傾一滴,隨手斬之。同彼 遊於四衢。王 更盡出 宮女音樂,遍處歌舞,試問罪人 何所見聞。」

王如其言。令一罪人 手捧滿油,遍歷 四衢女樂叢中。一滴不墮,因赦其罪。
......

召而問之:「汝 於四衢 何所見聞?」

罪人答曰:「我於爾時,唯恐一滴油墮,白刃加頸。故惟見手中之油,更無他見聞也。」
......

祖白王曰:「彼 惟惜此一身之死,遂於 色聲無所見聞。何況沙門 秉佛 無常無我 至教,痛念 無量劫數 生死之苦,安得 不斷煩惱!彼 外道等,不知 無常無我,徒事 苦行,故無益耳。」王乃信服。
......

噫!誠知 人命在呼吸間,何俟 屠人執刀 隨後,而 心始 無放逸哉!


2022-01-07

功名富貴,如何求得?


貢入燕都,留京一年,終日靜坐,不閱文字。 

己巳歸,游南雍,未入監,先訪雲谷會禪師於棲霞山中,對坐一室,凡三晝夜不瞑目。 

。。。。。。

雲谷問曰:凡人所以不得作聖者,只為妄念相纏耳。汝坐三日,不見起一妄念,何也? 

余曰:吾為孔先生 算定,榮辱生死,皆有定數,即要妄想,亦無可妄想。

雲谷笑曰:我待汝是豪傑,原來只是凡夫。 

問其故?

曰:人未能無心,終為陰陽所縛,安得無數?

但惟凡人有數;極善之人,數固拘他不定;極惡之人,數亦拘他不定。

汝二十年來,被他算定,不曾轉動一毫,豈非是凡夫? 

。。。。。。


余問曰:然則數可逃乎?

曰:命由我作,福自己求。

詩書所稱,的為明訓。我教典中說:求富貴得富貴,求男女得男女,求長壽得長壽。夫妄語乃釋迦大戒,諸佛菩薩,豈誑語欺人? 


余進曰:孟子言:求則得之,是求在我者也。

道德仁義,可以力求;功名富貴,如何求得? 

雲谷曰:孟子之言不錯,汝自錯解耳。汝不見六祖說: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求在我。

不獨得道德仁義,亦得功名富貴;內外雙得,是求有益於得也。 

若不反躬內省,而徒向外馳求,則求之有道,而得之有命矣,內外雙失,故無益。 


。。。。。。

因問:孔公算汝終身若何?

余以實告。

雲谷曰:汝自揣應得科第否?應生子否? 

余追省良久,曰:不應也。

科第中人,類有福相,余福薄,又不能積功累行,以基厚福;

兼不耐煩劇,不能容人;

時或以 才智蓋人,直心直行,輕言妄談。

凡此皆 薄福之相也,豈宜科第哉。

......

地之穢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無魚。好潔,宜無子者一;

和氣能育萬物,余善怒,宜無子者二;

愛為生生之本,忍為不育之根,余矜惜名節,常不能捨己救人,宜無子者三;

多言 耗氣,宜無子者四;

喜飲 鑠精,宜無子者五;

徹夜長坐,而不知葆元毓神,宜無子者六。

其餘過惡尚多,不能悉數。 

。。。。。。


雲谷曰:豈惟科第哉。世間享千金之產者,定是千金人物;享百金之產者,定是百金人物;應餓死者,定是餓死人物;天不過因材而篤,幾曾加纖毫意思。

即如生子,有百世之德者,定有百世子孫保之;有十世之德者,定有十世子孫保之;有三世二世之德者,定有三世二世子孫保之;其斬焉無後者,德至薄也。 

汝今既知非。將向來不發科第,及不生子相,盡情改刷;務要積德,務要包荒,務要和愛,務要惜精神。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從後種種,譬如今日生;此義理再生之身也。 

夫血肉之身,尚然有數;義理之身,豈不能格天。

太甲曰: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

詩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孔先生算汝不登科第,不生子者,此天作之孽,猶可得而違;汝今擴充德性,力行善事,多積陰德,此自己所作之福也,安得而不受享乎? 

易為君子謀,趨吉避凶;若言天命有常,吉何可趨,凶何可避?開章第一義,便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汝信得及否? 

。。。。。。


余信其言,拜而受教。因將往日之罪,佛前盡情發露,為疏一通,先求登科;誓行善事三千條,以報天地祖宗之德。

雲谷出功過格示余,令所行之事,逐日登記;善則記數,惡則退除,且教持準提咒,以期必驗。 

。。。。。。

語余曰:符籙家有云:不會書符,被鬼神笑;此有秘傳,只是不動念也。執筆書符,先把萬緣放下,一塵不起。從此念頭不動處,下一點,謂之混沌開基。由此而一筆揮成,更無思慮,此符便靈。凡祈天立命,都要從無思無慮處感格。 

孟子論立命之學,而曰:夭壽不貳。

夫夭與壽,至貳者也。當其不動念時,孰為夭,孰為壽?細分之,豐歉不貳,然後可立貧富之命;

窮通不貳,然後可立貴賤之命;

夭壽不貳,然後可立生死之命。

人生世間,惟死生為重,曰夭壽,則一切順逆皆該之矣。 

至修身以俟之,乃積德祈天之事。

曰修,則身有過惡,皆當治而去之;

曰俟,則一毫覬覦,一毫將迎,皆當斬絕之矣。

到此地位,直造先天之境,即此便是實學。 

。。。。。。

汝未能無心,但能持準提咒,無記無數,不令間斷,持得純熟,於持中不持,於不持中持。到得念頭不動,則靈驗矣。 


。。。。。。

余初號學海,是日改號了凡;蓋悟立命之說,而不欲落凡夫窠臼也。

從此而後,終日兢兢,便覺與前不同。前日只是悠悠放任,到此自有戰兢惕厲景象,在暗室屋漏中,常恐得罪天地鬼神;遇人憎我毀我,自能恬然容受。


《了凡四訓》-袁了凡居士著 『立命之學』篇


2022-01-05

『南無 阿彌陀佛 』-「南無」,尊敬之意。等同宗教念阿門,伊斯蘭教念阿敏。


  「經中之持名法門,普被三根,齊收凡聖」,這個經裡教給我們的方法。

          持名,名就是四個字,『阿彌陀佛』。「南無」不是佛的名號,南無是印度話,是尊敬的意思、歸命的意思,有皈依、歸命,有讚歎的意思。像國外一些宗教念阿門,伊斯蘭教念阿敏,佛教南無,意思都很接近,都是屬於尊敬的意思。名號就是四個字。

          所以蓮池大師在《竹窗隨筆》裡頭有一則,記載著有人向他老人家請教,念佛怎麼念法?他教人念南無阿彌陀佛。

         人家問,您老人家自己怎麼念?他說我自己只念阿彌陀佛。

         這當中有什麼差別?大師說,我想在這一生當中決定求生淨土,沒有第二個念頭,所以我決心求往生,那就執持名號,名號只有四個字。

         為什麼教你念六個字?因為你往生的心不切,往生的心不懇切,加兩個字好,皈依阿彌陀佛、恭敬阿彌陀佛,加個客氣話、尊敬的話,跟阿彌陀佛結個緣,這個意思。

         這些都是蓮池大師無盡的慈悲,給我們表演的,我們聽到了、看到這段文字,要有感受、要有體會。

。。。。。。

  這個意思就是早年章嘉大師教給我,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南無阿彌陀佛』是形式,『阿彌陀佛』是實質。真想跟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的第一弟子,本經上說的,阿彌陀佛最喜歡的學生,那種客氣話就不要說了。

        用什麼來報答阿彌陀佛?依教奉行這就對了。佛教給我們做的我們全部都做到,佛給我們講的道理我們都聽懂了。懂了之後,該放下的全放下該提起的就是菩提心跟這一句佛號,就提起來,這真報佛恩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科註 (第八集) 2011/10/3  檔名:02-037-0008